房企闲钱进入股市找出路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6-01 13:48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通过对上海市1500家企业开展的企业金融状况调查显示,16.3%的房地产企业打算将闲置资金投入股市。

  但在另一方面,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地下融资机构提供的短期贷款利率甚至高达30%,即便如此,仍有中小房企甘冒高利贷风险,从地下钱庄融资开发项目。

  缘何一部分房企闲置资金过多,不得不进入股市?他们为什么不愿意通过收购、股权合作等形式获取新的开发项目,而宁愿选择风险更大的股市以获取收益?

  地产风险高于股市?

  在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眼里,闲置资金多的房地产开发商,之所以宁愿选择从股市捞钱而不愿意投资那些资金匮乏的项目,无非是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因为股市获利速度快,半年就会有不错的收益。而一般房地产项目开发获利周期可能长达一到二年。

  另一个则是投资缺钱项目要比投资股市的风险更大。事实上,目前多数房地产项目并不缺乏资金。而缺“钱”的主要是那些产权关系没有理清、地段不好、债权关系复杂或手续不全等先天存在很多缺陷的房地产项目,若将资金注入其中,多半会遇到极大的投资风险。

  相比之下,虽然股指屡创新高,但由于后续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因此,在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眼里,股市仍然相对安全。

  邹毅表示,房地产企业资金大量进入股市的原因,还在于房地产企业拿地困难。由于房地产企业获得土地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很多找不到项目的开发商,无奈之下只能将闲置资金投入股市。

  用借贷资金炒股?

  在房地产行业拥有丰富人脉的钱生辉则认为,用于炒股的资金大多是一些用作房地产开发用款的应付款资金。

  他指出,现在的房地产公司一般并不缺钱,因为他们购买土地的价格非常低廉,而土地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重头。

  真正缺钱的公司只是少部分。那些以高利贷开发房地产的,往往只是需要短期过桥资金借贷救急。

  由于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的开发贷款不会立即用完,所以,他认为,不排除某些房地产企业利用短期贷款从股市赚利差。

  利润盈余进入股市?

  关于炒股资金的来源,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陈宁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大部分房地产的炒股资金,主要来源于开发利润赢余。

  自宏观调控以来,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出现分化,银行对中小房地产开发商的资质审查要求提高,开发商无法再象以前那样很容易地获得贷款资金;相比之下,一些品牌知名度高的大开发商,因为实力和规模能获得更多贷款。由此形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房地产行业的资源集中度由此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上市企业,诸如万科、金地等大开发商,尽管也并购了一些中小房企和项目公司以增加其土地储备,但仍然有部分开发利润盈余资金闲置。这些企业将盈余资金通过一些机构投入股市,以获取较高的短期收益。

  缺钱企业拒绝投资?

  中星房地产营销机构执行总经理刘承健对上述现象有另一种解释:缺钱的开发商只想借贷,不愿意与其他房地产企业合资开发项目。

  在他看来,目前有开发项目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多,有相当数量的开发商没有项目可做。在粥少僧多的情况下,开发商宁愿借贷高利率贷款开发项目也不愿意接受其他企业的投资。而资金充裕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也并不愿意借贷,由此多数股权合作谈判总是无疾而终。

  由此,形成了目前市场上一部分开发商无开发资金,而另一部分开发商需要通过股市为闲置资金找出路的局面。

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