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旧城区胡同拆迁引发争议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5-25 09:41
评论
日前,随着东四八条9号院两间平房的拆除,北京旧城区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开始8年中的第三次拆迁。这条列入“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胡同刚破土拆迁,就引来各方面的关注与质疑。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东城房管局近日发布的拆迁公示说,受地铁五号线影响,五号线东单至雍和宫段的区域被纳入搬迁范围,东四八条、九条名列其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东四八条胡同,毗邻故宫、北海、雍和宫等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四周有众多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建以及挂牌保护的四合院落,云集张学良、叶圣陶等名人故居。
1999年,北京市政府颁布《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将包括东四八条在内的东四三条至八条列入保护区范围。规划指出,东四三条至八条均建于元代,经明清两代保存下来。这一地区的胡同排列有序,四合院布局整齐,是老北京城典型的传统四合院区。
东城区房管局、文管所和开发商中保嘉业开发公司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经专家论证,被拆迁的地方,“肯定没有有价值的文物”。
北京市文物局的观点与上述说法显然不同。该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既然已经被划进文保区,就说明肯定存在保护价值。”
旧城拆迁的审批涉及诸多棘手问题,《旧城内危改项目规划审批程序流程图》显示,这类拆迁需经国土、文物、交通、园林、危改部门的审批。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项目还需要经过专家论证。
2000年左右,北京市政府聘请了由10位文物、规划、古建等著名专家组成的咨询小组,北京重大的文物保护项目,有关部门都需要请这10名专家中的5位到7位进行论证。
2006年10月中旬,东四八条、九条危改项目专家论证会召开。专家小组中的5位分别给出了书面意见,无一人表示反对项目开建。于是今年1月26日北京市有关部门下发一份文件,同意东四八条、九条开始拆迁。
早在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曾组织过6名专家参与论证会。除了以上5名专家外,还有文保专家谢辰生。在论证会上,谢辰生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我反对在这个地方建楼。那里是平房保护区,不能搞这么大的工程。”
这次论证会讨论的问题还包括该地区被拆后,建起来的新建筑应不应该是四合院;如果要建楼,高度应控制到多少;过街楼该不该建等。
原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总建筑师李准针对可能在这里建设“仿古四合院”的意见表示坚决反对,他说:“建得再好,也不是保留原貌”。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曾在东四九条的一个四合院内“住了近半个世纪”。徐苹芳也是该项目的“反对派”,他认为,东四三条至八条是北京市第一批认定的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护,更不能进行整体拆除。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表示,文物保护区的房子并不是不可以拆除,但“不管拆与不拆,都需要经过文物保护部门。”2006年10月北京举行“首届四合院专场拍卖会”,但是拍卖的17个标的全部流拍。买家最大的顾虑,是能否确保自己所买的四合院受到保护不被拆除。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