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要长久繁荣须对13亿人投资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4-30 17:33
评论
一个普遍贫困的国家不可能崛起为真正的世界大国。过去20年,中国一直遵循着贫困国家的发展战略:利用自己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中,靠低廉的价格打败对手,占领世界市场。如今“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正是这一战略成功的明证。然而,当中国发展成一个小康社会后,这样的战略就会失误。
旅美学者薛涌在《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一书中说,在未来几十年,如果中国的劳动力还是这么便宜,就说明中国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从经济发展中获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将制约中国的发展。中国经济要长久繁荣必须对13亿人进行投资,使他们逐渐“贵”起来。这样,他们不仅有足够的技能从事高层次的生产活动,本身也具有相当的购买力。
沃尔玛的例子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一家给沃尔玛提供小电器的企业,10年前出厂批发价为7美元的产品,如今被砍到4美元(在美国销售价则是15至40美元),如此低的价格使企业几乎无法生存。
所以,中国的出口虽然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利润大部分都是这样被别人赚去,中国社会从中获益十分有限。最近,美国政府和国会企图迫使中国升值人民币。但《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一反常态,相继站出来为中国辩护。《华尔街日报》一语道破天机:中国与中国的贸易,是天下最好的买卖。中国为中国生产中国觉得没有赚头的产品,而且价格奇低,利润大部分也被美国公司赚走,中国则得到了长时段的高增长中的低通货膨胀率,能够集中精力提升产业的层次和劳动生产率。现在的问题不是担心便宜的中国货,而是要操心这样的好买卖能持续多久。
中国经济的几个弱点
沃尔玛之所以能够如此上下其手,无限压低价格,在于它抓住了中国的几个弱点。
首先,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亏损企业无法被淘汰,优异企业无法脱颖而出。经济起飞十几年,经济规模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仍然没有索尼、东芝、尼桑、丰田乃至现代、三星这样的名牌。中国除了东西便宜、劳动力便宜外,没有任何砝码。
其次,劳动力便宜,国内的购买力就低。内需不足,只好依靠出口,于是沃尔玛就成了衣食父母。中国自然也就永远抬不起头来。
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正处于一个战略性的十字路口。不能因为有13亿还很穷困的人口,就认定中国人可以永远这样便宜下去。中国必须对这13亿人进行投资,使他们逐渐“贵”起来。这样,他们不仅有足够的技能从事高层次的生产活动,本身也具有相当的购买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扶植中产阶级的成长。同时,应该迅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这包括独立、高效率的司法制度,自由的信息流动,高度透明的政府行为等等。因为真正国际级的大企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成长。
中国经济的出路在于提高产业层次
中国必须提高产业层次,中国的政经界并非没有意识。中国的一些大企业,如华为、ZTE、海尔、TCL等等,竞相到海外收购、兼并、联营,试图创造中国的世界级跨国公司。
实际上,这些大企业的行为,有极大的风险。企业兼并,并非是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必由之路。相反,野心过大的兼并,最终常常制造“白象工程”。耗资甚巨,高成本压低了盈利,甚至使企业长期负债,最后吃不了兜着走。
中国的企业在技术上没有一处领先,全处于跟跑的状态。海外收购,一个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技术,创不出名牌,于是希望通过收购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获得人家的技术和品牌。但是,借来的拳头打不了人。真正技术领先的企业,一般不会让外人染指的。能够收购的,大多是一些垂垂老矣、在技术和品牌上已经丧失了竞争力、并有许多不良债务的企业。如上海的汽车制造商,就收购了这样一家英国汽车公司。这样花大价钱把昔日的名牌买到手,就像是斥巨资请现在已经快走不动的马拉多纳来为中国踢球一样,最后可能输得更惨。
更糟糕的是,这些能够走向世界,斥巨资兼并、收购、联营的大企业,大多是国有或有着国有背景。它们目前的成功,往往不是靠市场上充分的竞争,而是靠自己所占有的优惠性或垄断性的地位。它们的企业行为,常常倾向于好大喜功、不计成本。如果它们算计不精,经营不善,又不能及时受到真正的市场竞争的惩罚,那么盲目扩张的结果,可能会制造一些负债累累的硕大病夫。
实际上,大企业的行为,已经使中国的经济充满危机。比如汽车业,由于大家一拥而上,生产能力已经有过剩的危机。
保证小人物的基本权利
中国的经济要更新,不应该仅仅从大处做起,还应该从小处做起。国家的责任,是保证个人的经济自由,保证小人物的基本权利。中国的经济要长久繁荣,首先要等民工拿得到体面的工钱。他们有了基本的经济资源,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创立自己的产业。一大批小企业才能够迅速地崛起。
个人富了,才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劳动力贵了,才会逼着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技术成分。靠肆无忌惮地压低自己员工的工资来竞争,等于把企业越惯越懒,越来越固步自封,最后使中国经济走入死局。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