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能否启动货币化住房保障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4-18 20:39

  一直以来,公积金政策被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积金本身并没有更为广泛的针对中低收入阶层。而中低收入阶层买、租房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而事实是税收优惠及补贴等财政性的调控措施,还远远没有进入房地产调控的视野。而众多学者认为,通过税收优惠及补贴的形式进行住房保障也许是更适合市场的手段。

  这样的手段同样受到开发商的欢迎。

  “住房公积金政策可能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事实上开发商在售楼的时候住房公积金是被重点考虑的一块,而现在,也有更多的人愿意用住房公积金买房。”有开发商对观点网说。

  华远集团主席任志强曾专门撰文阐述过其住房保障体系的理念,其中货币化住房保障体系与住保障型住房政策的合理安排是其论述的重点。

  任志强认为对购房者减免税收或是通过减息等方式鼓励居民购房可以充分的促进房地产的市场化。购房相对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则可采取购房补贴的方式解决其购房难的问题。而针对低收入家庭,政府则应该通过建设廉租房的房市解决。

  但在众多购房者的眼里,通过加息,加税抑制购房成为调控的常态。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就认为,这些调控措施在抑制投资性需求的同时抑制了自主性需求。董藩认为这是让正真需要买房子的人买不起房子了,而投资者在对政策的评估只是其购房的一个方面,因为他们是有能力购房投资的人群。

  事实上,地方政府热衷调整公积金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住房公积金可能是一个鼓励购房的政策。住房公积金所面对的对象及贷款限额正在不断的调整,但大多是在将限额调高同时将面对对象调整得更宽。因此利用公积金买房的人越来越多。

  一种观点认为住房公积金充分证明了利用财政性的保障性政策可能更能满足居民的购房需要,同时加以限制的化可能会更好的解决住房自主需求的问题,比如只有首次购房的购房者才能享有住房公积金。

  有学者认为,关键问题是看中央政府是想控制商品房的成交量还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住上房子。如果着重点在后者,那么财政性的住房保障体系肯定比建设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更为合适,尤其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更是如此。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低收入家庭通过廉租房解决住房问题没有错,但通过减免税收和住房补贴的方式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并与经济适用房结合起来,可能是更好的方式。”有学者说,“这可能是社会二次分配的一种有效渠道。

发稿:邬琼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