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档房3月九成零成交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4-12 15:30

  3月,北京九成单价万元以上的高档住宅销量为零。在高档公寓突遭寒流袭击的同时,别墅市场的成交量也出现急剧下挫,3月份,全市别墅仅成交6套。

  据《楼市》报道,3月23日,京东某高档楼盘售楼处销售经理张先生忧心忡忡。就在1月底,出于对市场前景的良好预期,其所在楼盘对售价进行了上调,然而,不幸却随之而来——2月份的销售量从之前的每月50多套,狂跌至3~5套,而3月份的成交量为零(截止到3月23日,下文同)。

  成交量的大幅下滑,令张先生颇为苦恼。而同样面临苦恼的却远不止张先生一人。北京高档楼盘集体遭遇空前的市场寒流。

  高档公寓3月成交量跌至谷底

  北京高档公寓市场在历经了持续的高温之后,2007年3月突遭寒流袭击。据《楼市》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北京单价万元以上的高档住宅销量整体狂跌,其中九成销量为零套。

  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的数据显示,都城心屿一月份成交113套,2月份成交降为5套,3月份的成交量更是降到了零套。官苑8号一月份成交了38套,2月份成交量仅为7套,而3月份的成交量同样是零套。

  高档公寓销量猛然下挫的事实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在高档公寓销量急剧下降的同时,其成交价格却出现稳增之势。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3月,北京高档公寓平均售价17777.5元/平方米,分别较一二月份上涨31.3%、24.2%。

  就个案而言,销量跌幅较大的项目,售价的涨幅并不大,甚至有个别楼盘的售价出现下滑。据《楼市》市场研究部监测,官苑8号2月份的成交均价较1月份仅上涨0.6%。不经意间,高档公寓市场昔日的繁荣景象在3月份消失殆尽。

  3月全市别墅仅成交六套

  在高档公寓突遭寒流袭击的同时,别墅市场的成交量也出现急剧下挫。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的数据显示,一月份成交22套的康城别墅,2月份便跌至5套,3月份仅为1套。而曾经被视为京城别墅项目之典范之作碧水庄园,在2月份成交10套之后,3月的成交量狂跌为零。此外,宽HOUSE、尚东庭、世爵源墅等,成交量均出现大幅下跌。然而,大势的冷清则更令人难以置信。《楼市》市场研究部监测,3月份,全市别墅仅成交6套(红螺湖别墅、丽嘉花园、观唐、龙湾别墅、康城、水郡长安,各自成交1套)。其余别墅项目,均为零套。

  别墅交易量的狂跌,令诸多从事别墅销售的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3月25日上午10:00,中央别墅区某曾经在2006年热销的别墅售楼处一片寂静,只有接待处的三位工作人员,在低声聊天。一位工作人员说,该别墅项目已经三个月无成交了,所以,他们正在私下讨论,下一步跳槽到普通住宅项目。

  亚北某别墅项目销售总监坦言:“我们项目以前每月都会有十几套的成交量,即便是在春节后一二月份,每月会成交三五套。但是进入三月份以来,一套未成交。这一现象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最近我们整个销售团队都在面临较大的压力。”www.高档房缘何集体“滑铁卢”?

  业界对于高档房市场遭遇“黑色三月”背后的真正原因众说纷纭,两会期间,人们对物业税开征的预期;物权法草案通过;限外细则2月份的出台;加息;项目上调售价和购房者对政策方面不确定因素的担心等,都被认为是导致高档房销量出现暴跌的原因。

  首先,对物业税开征的预期。两会期间,社会各界对物业税开征的预期,被认为是3月份高档房销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物业税虽然短期内不会开征,但是因为‘物权法草案’的通过,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税收体系的规范,从而为物业税开征提供了法律保障。物业税开征的预期会对高端买家产生心理威慑。”某房地产资深专家表示,“因为,高档房的购买需求,无论是购买别墅,还是高档公寓,都并非应急性需求,非投资即升级置业。所以,当他们获知物业税可能开征时,诸多暂时选择观望。”

  如上观点,在购房人李晶口中得到了印证。李晶说:“原来计划近期购买一套高档公寓投资,但‘两会’期间,大家都在讨论物业税可能开征,所以,就没买。因为,我现在已经有几套房了,如果再买一套,未来物业税一旦开征,必然增加养房成本。”

  而事实上,两会期间,诸多两会代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表示了高度关注,由于涉及到房价、保障性住房等众多敏感性话题,所以,也影响到了高端买家的购房热情。因为,人们预期会有进一步的调控举措出台。

  其次,限外细则出台。2月2日,市建委发布《关于规范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购买商品房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境外个人在京购买商品房,必须在京工作、学习时间超过一年,且明确限制一人只能购买一套自住商品房。这令境外人士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购房,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比如,位于东三环内朝外门外大街附近的某项目负责人坦承,项目第四期销售颇为棘手。因为,在限外细则的出台前,该项目70%~80%的买家是外籍人士,但细则一出,很多外籍人士无法签约,所以,致使销售难度大增。

  第三,连续加息影响购房预期。一位从事了多年房地产策划及营销工作的人士称:“春节后,各界对加息的预期非常强烈,所以市场必然会出现观望。从以往几次加息前后的市场表现来看,也都曾出现类似情况。”

  这种分析在购房者口中进一步得到了证实。早在去年就欲购买一处高档房的李萍女士说,她还想继续等等看。“春节后,我就感到银行可能会加息。现在果然加息了,而且存在继续加息的可能。这肯定会影响到对房屋价值的判断。所以,我还是选择再等等看。”

  第四,市场供应平淡。在思源顾问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国平看来,造成高档房整体成交下滑的原因还在于,很多前期销售接近尾声的高档房项目,春节后还未开始推出新的房屋。而房屋新增供应的减少,必然影响成交。李国平说:“2月、3月属传统淡季,开发商往往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推盘,比如位于中央别墅区的格拉斯小镇,便从4月份才开始推广。”

  第五,高档房售价的不断上调。分析人士认为,高档房售价的不断上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戴德梁行(泛城)住宅部董事岳锋钢分析指出,高档房市场售价与成交量出现“剪刀差”的原因在于多数项目上调了售价。“由于过去两年,高档房市场一直很火,加之奥运临近带来的利好因素,促使多数开发商对近几年内的高档房市场前景产生良好预期,所以高档房纷纷在年初上调售价。然而,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影响到房屋的销售速度。”

  后市反弹回暖在望

  不管原因如何,时下各界最为关注的是高档房市场销售遭遇“黑色三月”是否意味着今年的高档房市场前景惨淡呢?对此,尽管接受采访的数十位高档房开发商仍表示对后市行情充满信心,但业界专家却各执一词。

  有专家认为,由于前两年高档房供应量激增,而需求的增长又比较平稳,因此2007年,高档房将进入消化期。北京世邦魏理仕CBRE环球研究部高级经理覃晓梅在一份报告中说:“今年整个高档房市场的供应量比去年将有所增大,尤其是高档公寓方面。根据我们的监测和统计,包括存量供应在内,2007年上市的单价16000元以上的高档公寓就接近200万平方米。”

  岳锋钢更明确表示北京高档房市场将告别狂热:“近年,高档房供应量激增。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高端需求的增长。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住房需求不断猛增,但事实上,整个住房需求中,高端需求所占比例相对有限。基于此,我认为北京高档房市场在历经连续两年的狂热之后,在2007年将处于‘消化期’。”

  李国平肯定地说:“眼下高档房是‘政策市’,所以,低谷只是短暂的,未来高端市场必将回暖。从历史经验判断,预计将在5~7月份出现反弹。”

  而支持李如上观点的理由是:“一方面,近年,高端市场的需求增长态势非常明显,尤其是外省市人群进京购买高档房的比例不断增长。预计,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高档房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在强劲的需求拉动下,高档房的售价及成交量,未来亦会稳步上扬;另一方面,受‘70%·90m2’政策的影响,未来大户型房屋必将减少,而更正的高档房亦将随之减少,供应的缩减,定会促使高档房市场升温。”

  多位专家表达了与李相近的观点。对于高档房未来的价格走势,某资深专家指出,并不能就此判定房价会降,因为需求是稳定的,只不过房地产市场目前还是“政策市”,受调控政策及预期的即时影响很大,有波动是必然的,长期来看,回暖是大势所趋。但由此带来的警示需要引起各方的深切关注。

发稿:综合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