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bor基准利率"路线图"或已浮现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3-22 10:28

  种种迹象显示,对于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ºr)这一新利率基准,央行可能已描绘好“路线图”,即未来的辐射路径将是“衍生品-短期产品-中长期产品-各类市场资金价格”。业内人士估计,Shibºr成为基准利率的速度可能比市场预期的还要快。

  今年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年,而Shibºr将是今年利率市场化中的关键一环。在市场认可的基础上,未来首先可能从衍生品、短期融资券、票据贴现等短期信用产品开始,逐渐以Shibºr为定价基准;条件成熟后,再把这一利率基准向更长期限、更广领域推进。届时,Shibºr可以成为央行的调控“抓手”,我国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化调控。

  Shibºr“人气”提升

  Shibºr试运行始于去年底,现在市场已逐渐了解、认可这一新事物,Shibºr在市场上尤其是在衍生品中的“人气”逐步提高。

  衍生品是Shibºr首先涉足的领域。Shibºr正式运行不久,已有机构开展以³个月、7天Shibºr为基准的交叉货币利率掉期和人民币利率互换。今年¹月¹8日,花旗银行与兴业银行完成了第一笔基于Shibºr的利率互换。随后,市场上出现了更多以Shibºr为基准的利率互换报价和成交。

  在此过程中,外资银行参与的积极性较高。²月份基于Shibºr的利率互换交易已经超过¹亿元,比¹月翻了一番。

  春节前最后一周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现身说法”,首次以Shibºr为基准进行了900亿元逆回购,这也是一次构建基准利率体系的重要尝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构认识到Shibºr的重要意义,开始加紧对其研究。

  短期融资券可能成“试金石”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上强调指出,Shibºr的推出给市场提供了更多信息和基准,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这个参考基准更好地对短期金融产品定价。今年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Shibºr利率体系。有关人士透露,今年的重要尝试是以Shibºr作为短期融资券和票据贴现的定价基准。

  分析人士认为,在衍生品市场上出现以Shibºr为基准的范例以后,短期融资券有条件成为Shibºr利率基准化的下一个突破口。

  Shibºr对于短期品种的指导意义更加明显。目前,Shibºr短期段收益率曲线比较平滑,与市场回购利率相关度较高,容易被市场接受。而短期融资券和票据贴现市场具有相当的规模,期限也比较合适。短期融资券本身也是央行推动下出现的产品。

  在短期融资券、票据贴现之后,市场越来越接受这一利率基准,更多的浮息债可能尝试以此为定价依据。目前浮息债多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或者7天回购利率为基准,但一个反应过慢,另一个反应过于敏感,都不是最理想的基准利率。而³个月和¹年Shibºr有可能成为替代品。

  向更广泛的领域推进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已采用货币市场为基础、利率调控为中心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而我国仍在依靠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培育市场化为基础的基准利率迫在眉睫。

  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不仅是成为一些产品的定价依据,更重要的是能指导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利率基准要起到“风向标”作用,就必须向更广的领域推进。

  Shibºr是对资信最好的机构的报价。当其成熟和完善后,其他产品和资金价格可以此为基础,再加上信用利差等因素。在衍生品、固定收益类产品中推广Shibºr之后,市场主流机构自然已接受这一利率基准。甚至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也将与之产生密切联动。届时,存贷款利率的“涨跌停板”将有可能打开,利率市场化可以真正实现。

发稿:中证报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