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海证券报》再做一个声明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6-11-21 13:18

  任志强  8月12日

       很高兴看到媒体与记者开始认真的检讨自己的责任了。尽管有许多人可以不负责任的用对他人的攻击来抬高自己,并用强加于他人的观点来发泄自己的私欲,自以为加上一些生动的形容词就可以煽动社会的情绪,但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请看《上海证券报》的非真实报道,并请李某再做一次核实。

  一、事情的发生地点是某网站的网络直播间,访谈是由《经济观察报》与某网房产频道共同主持的,访谈的内容在某网房产频道上直播,而并非《上海证券报》所虚构的业内研讨会。在场的除我之外,也没有第二个开发商。会议的主题是“住宅产业化”。

  《上海证券报》故意虚构业内论坛的场景,并将7月24日的时间改为了26日,目的正是要渲染我在业内的会议上向更多开发商宣传与煽动大家都不盖小户型住房和对抗国务院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用165号文件的出台牵动着开发商的心为文章的前提,好像此次业内论坛的核心是讨论165号文件的政策,其伪造事实背景的用心良苦自是不言自明的。

  为什么《上海证券报》在再次声明中将发生事情的时间、地点都修改之后不做道歉呢?我没有看到《上海证券报》的报纸,是从网站上查到《上海证券报》的相关信息,除非是网站的转载过程中做了修改,否则《上海证券报》应首先对这种虚拟的背景、不符合事实的报道先做出解释。

  二、我并没有见过《上海证券报》的人,自然李某也不用自吹“言论一经本人独家发表”了。李某和《上海证券报》一定是转摘他人发表的或刊登的内容了,否则岂不成了自我编造。正是因为转摘也才有了“断章取义”。

  李某的声明中自己写道“该网站当天下午就用‘任志强,房价下跌就不盖房’为标题进行了现场整理,本人所报道的全部为现场实录”。很可惜,李某并没有看到网站公布的全部讨论的内容,而只是凭该网站“整理”之后的局部内容进行的报道。李某为什么不弄清楚该网站的“整理”是否已经是断章取义了呢?正因如此才有了“媒体以讹传讹”之说。

  李某自认为是独家发表,是其它媒体以讹传讹。却不知自己就是没有第一手资料的、用他人的断章取义而以讹传讹者也。每个媒体都用了他人媒体被“整理”过的一部分摘抄资料,也才有了李某自以为骄傲的“引发了如潮的评论,芸芸众生、悠悠人口”的现象。中国有个向后传口令的笑话,将前者“拉大距离”的命令,传到后面变成了“拉条大驴”。该网站已经正式声明了原来的命令是“拉大距离”以正视听,但李某仍在坚持自己从该网站听到的是“拉条大驴”。

  三、我至今仍坚持我的观点,并且至今也不认为我说的有什么错,或有什么可被媒体炒作的、指责的。

  说《上海证券报》是断章取义是因为《上海证券报》只刊登了我回答网友提出问题的一段话(尽管《上海证券报》再次重复了这段话的完整),但却并没有刊登网友提出的问题的全文和我其它发言的前后连贯的部分。不看全文的统一思想而取其中被他人“整理”过的一段,不正是标准的断章取义吗?被断章取义所误解的并不是任志强,而是某些不了解真相的读者。

  媒体中的任何报道都是最好的广告,争论才能让真理被更多人认识。

  网友的提问是:“现在的新政之下,90平方米面积住房可能要占到70%以上,刚才说了未来在一些地方会造成空置的情况。是不是有这样的判断:90平方米作为一个分水岭,9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由于供应量变小了,9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价格会往上走,而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的价格因为供应量大了会往下走。”

  网友们的问题中所反映出的是担心新政出台之后,一是小户型供给量增加会造成空置现象;二是担心现在购买了小户型住房之后,小户型的房价会下跌。

  在网友提问之前,我不但介绍了华远集团在国六条出台之前已确定的新建小区中有大量的小户型住房情况(8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占小区总套数的40%。请查原文),也谈了许多市场对小户型的需求情况。因此我理解网友提问中的担心。

  网友们并不担心没有开发商去建小户型住房,而是担心小户型空置量增加并引发房价的下跌,担心的是一哄而上的过量开发。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价格与投资盈利水平决定着对投资的吸引程度。市场经济中绝对不会出现大量空置并引发房价下跌时的盲目投资。消费者有权选择什么情况下购买与消费,开发商、投资者也会选择什么情况下投资与生产。如果市场出现网友所说的空置增加与房价下跌,那么不仅是开发商不会选择再大量投资,连政府也会选择不再生产空置的产品,这本来是市场基本规律决定的。用市场的供求关系告诉网友,不用担心新政会让市场出现大量的空置并造成房价大跌的现象,这有什么错吗?

  当《上海证券报》脱离了网友提问的空置现象使房价下跌的前提,只断章取义的拿出“房价下跌了开发商有权不盖房”的一句话,则明显的变味了。房价在市场中永远会是浮动的,会随市场中的供求关系而浮动,会在短期内有升有降。但房价只要下降中仍保留了投资者的合理利润空间,没有人会选择不盖房的。只有在房价跌到没有利润空间,或市场没有需求形成了空置时,自然就不会有人去投资建设“卖不出去的房子”了。这是市场中所有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明白的简单道理,与仅仅是房价下降不去盖房显然是两个不同的逻辑关系。

  《上海证券报》转摘时,恰恰把网友所说的“本来在一些地方会造成空置的情况”的房价下跌的前提给删除了,这显然是断章取义的故意行为。而且将网友的提问变成了业内的观点,这更是一种故意的偷换概念的行为。

  我不想一一列举《上海证券报》及李某的新闻报道的不实之处,也不想再解释什么是文中的断章取义。只想告诉李某与《上海证券报》,任志强已对媒体的各种评论与攻击习惯了,最重要的是作为记者或媒体,应尊重基本的事实。《上海证券报》应就虚假报道向所有的读者道歉。

  7月26日,我在公司组织召开党委会和有国资委领导参加的领导班子生活会,根本没有参加什么任何业内论坛。《上海证券报》及李记者仅凭编造新闻事件的发生时间与会议背景一条就应向我和所有的读者道歉。在什么背景下脱光衣服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再加上在不实报道的时间与会议背景中加上从被他方媒体整理过的断章取义的转摘内容,并自我标榜是独家发表,就更应向读者们道歉了。

  如果《上海证券报》不是因吸引不了读者而不得不用此办法来提高市场中的注意力的话,就请再做一次公开的声明,告诉读者事实的真相。

发稿:任志强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