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剑 80%嘉宾拔剑绕过“国六条”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6-07-14 16:17
评论
“国六条”调控政策意在刺破当前地产“泡沫”,同时也刺漏了开发商捂住的“银包”。一时间内,各地产门户及专业网站对新政的争论声不绝于耳,形成了“弹赞”两大派别,至今仍未分出胜负,而传统媒体却一边倒的站在“赞”的一边,显示出传统媒体的失真,更突显了网络舆论的真实性、自由性和互动性。
7月3日,镜子行走在海口到博鳌的高速公路上,海南的天气如同网络争议一样的变幻无穷,一会儿是磅礴暴雨,雨水和雾气交织,能见度越来越低。一会儿是烈日当空,清澈的蓝天白云高高悬挂在椰林千里的上空,显示出海南夏季阳光的热辣。镜子端座在车内,心情跟随天气波动不堪,时不时的提醒司机放慢车速。海南对镜子来说并不陌生,象如此折腾人的天气实属少见。
●地产盛会转换成经济学会
2006博鳌地产论坛于7月3-6日如期在海南举行,据主办方观点老总陈诗涛介绍,他们曾发出100多份问卷调查,希望能听到来自论坛的是什么样声音?收回的70多份问卷显示,最希望听到关于“政策解读”和“探讨行业新商道、新模式”的声音。
来到博鳌的全国开发商、经济学家、媒体人员近600人,镜子把来人与事先宣传资料进行对照,预先约请的巴曙松、易宪容、王小广、赵晓、钟伟等经济学家约有90%到场,而名单上的王石、刘晓G、任志强、冯仑、潘石屹、卢铿、郁亮、凌克、李爱君等10几位大腕只有潘石屹、卢铿、郁亮三人到场。使得预先的地产盛会自动转换成了经济学会,论坛“拍砖”份量显而易见的锐减50%指数。
●八成嘉宾不言新政害怕引火烧身
7月3日为全天报到日,7月6日为高尔夫会友休闲日,博鳌论坛的主会时间为7月4-5日,两天内安排了20位嘉宾演讲,同时穿插安排了8次主题对话论坛。第一天人气爆满,第二天人气不到第一天的50%,第二天下午,聂梅生上台第一句话就说:“现在会场不到50人,不过没有关系,哪怕会议只有一人,也会认真的讲完。”,镜子心里嘀咕,如果会场真的只剩一人的时候,一定是图腾镜。镜子也观察到:潘石屹、陈劲松、全忠等一直在坚持听会,还好,聂教授讲到中场的时候,会场上有80%的人陆续到场了。
也许“国六条”的政策过于敏感,也许新策对市场的冲击太大,也许一刀切不适合中国的所有城市,也许除了深圳、大连的细则顺产外,上海、北京等其他城市的细则相当难产,也或许因为刘志H及刘晓G的事件尚未烟消云散等等,太多的疑惑、太多的复杂、太多的阴云、太多的背景,使得上台的20位嘉宾的演讲不敢过多言政和议策,更多的是在地产“市场”里兜着圈子。谁都不敢对“国六条”多评一句,害怕祸从口出,更害怕说错了或说多了引起不良后果,以杜绝因“瞎说”而引火烧身。
潘石屹拿着黄纸哆嗦大侃“民族复兴”,旁门左敲的阐述“市场化是中国地产的唯一出路”,同时呼吁没有哪一个国家会限制外国人买房等等;钟伟的演讲给于了“供需关系决定市场”的支持。潘石屹在4日晚上关于“社会责任”的论坛上迫不及待的交代:“社会责任第一点应该要遵纪守法、按章纳税,这是任何商人的边界。”镜子听到这话差点没有晕过去,老潘拿企业责任和底线来敷衍社会责任。
施永青因为是港商身份,根本不清政治的厉害,在台上大谈政策要沿“抛石头的弧线进行。”而不要象“抛鸟一样的飞掉。”意思就是说,新政不要象抛鸟那样飞得高高的,没有任何结果。上海的卢铿是7月5日急匆匆的一下飞机就被赶上场的,他并不知道第一天的会议压根儿就没有人议政,上台立即给于新政的支持:“我觉得这次调控最重要的是用微观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这次政策有他的合理性,有的价值背景。”镜子比较赞同“微观”一说。
在20位主讲嘉宾张弓拔剑的演讲中,除了部分政要和经济学家给了新政一些不着边际的评议外,企业家几乎闭口不言新政。
图腾镜写于三亚2006年7月9日凌晨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