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地产千万别倒掉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6-07-11 11:48
评论
7月4日,海南博鳌。2006 (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人气效应还是不错的,原定的会议开始时间是九点,九点钟不到,会场中就济济一堂,后来者竟然就找不到座位了。据说此次会议的规模是500人。尽管昨天从海口到博鳌一直有雨,但参会者还是从四面八方如约而来,这个论坛走到今年,是第六年了。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参加会议的人中,那些是媒体的焦点的地产商们却没有几个。今天早上吃早餐,见到了自曝“我和任志强都没有被抓的”老潘,握了握手,他还是那样老样子,依然是一出现就会被媒体关注和包围。但是其他的那些热点地产商们,就一个也看不到了,任志强没有来,王石没有来,冯仑呀什么的,都找不着了。非标志性的地产商有几个,但都相对而言不是热点人物。
看来大家还是有顾虑。而老潘如果不是因为在自已的地盘上说,估计也不会来。前几天老潘那篇自曝“没有被抓”的博客中说,领导交代了,让他们少说一些话。看来在此次论坛上得到了印证。我注意到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一向演讲中非常放松有趣的老潘,今天居然拿着稿子在念,并且黑色幽默地念:第一个标题......第二个标题.....第三个标题......整个演讲中规中矩,不像以前那样妙趣横生。
老潘说,这些天以前我们全民关注吃饭问题,现在我们全民关注房地产问题,说明我们的时代进步了;他又说,解决房地产问题,必须要靠市场的手段;他还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就是支持外资进入房地产领域,他说,外国没有几个地方是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的,一个城市,如果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就一定会落后。老潘称这些天与亲人在一起,家里有人生病了,陪家人做了一个小手术,感觉家里人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和他们在一起,非常感动,同时说,现在的房地产商们,也要团结起来,在困难的时候相互帮助。
开发商们的确有一些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出头、不说话、不升价”的三不原则,在中央调控政策出台后被他们奉为圭臬。但与开发商们相比,经济学家们来的倒是很多,发言也非常热烈,以至于很明鲜地听出大家在相互掐架。那个被掐的人是谁?当然是易宪容了。
易宪容是今天第一个演讲的经济学家。他依然是那样的不修边幅,很朴实很有激情,他说,国六条细则是温和的调控政策,对短期影响不大,但对长期影响巨大,必将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与民众的消费取向。他谈到了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说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就是要让绝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房子,而他同时鲜明地说,国外许多国家都是严格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领域的,政府完全有理由出台政策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领域,不能让中国老百姓承担外资炒高楼价的成本。易提出了应对地产泡沫的多项措施,包括遏制外资进入地产领域、征收房地产空置税、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等,总之,他依然向以前泡轰地产暴利时那样激进。
而他其中的许多观点恰恰和老潘相左。
接下来是最近来挨骂不少的钟伟,今天的演讲是最精彩的,博得不少掌声。他开门见山地自谦说自己的演讲不代表真理,他是一个道德水平与智力均中等的学者,他反对以道德优越感觉征服他人的经济学家,这样只会导致这个社会出现更多的伪君子。他说了一句听起来好像是任志强说的话:“我不知道老百姓是谁。”他说老百姓是一个不确定的群体,经济学家的研究应该针对更具体的对象发言,而他之所以不敢以道德优越者自居代百姓立言,是因为觉得尽到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就已经是很好的了。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社会的贡献。“你说潘石屹先生不想挣钱,就是指望太阳从西边出来是一样的。”
钟伟的自谦背后显然是有批评对象的。同时他的观点也非常犀利,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数据。他说中国人都是租房者,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是产腐败与掠夺之源,他对房地产金融的研究的方向,就是致力推进中国的土地私有化,他认为,中国政府必须要正视老百姓对于土地的物权拥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谈上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钟伟的解决方案也很犀利,其中,他建议对老百姓的公积金血汗钱管理体制要彻底改革,同时他认为,商品房预售制度需要完善,这也是经济学家们观点冲突的地方。
“房价上涨,受益的是少数人,房价下跌,泡沫破灭,你放心,人人有份。”钟伟结合许多案例,讲了房价崩溃的坏处。
第三位经济学家是巴曙松了。他在演讲前,特别声明用了五他钟的时间说了点题外话。他说,判断一个经济学家的是否有水平的标准是什么?他相信诺奖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一句话:看一个经济学家是否有水平,就看他对政策新出台政策的批评,批评越尖锐,说明这个人越没有水平。巴曙松置身于官方研究背景,他说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是一个在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基础上的综合博弈的过程,一些人只站在理论教条上对这些政策大加批评,其实是站不住的。他在演讲中点了易宪容的名。
想起一句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经济学家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立场与角色的,与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相符合,做严谨的研究和负责的发言,就可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同一个声音,我想可能会没有意思。
总之还是比较热闹的。当我的同事,焦点网新闻中心主任莫春小姐主持嘉宾对话时,已经是十二点左右了。搜狐网是此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我坐在会场里,听演讲嘉宾们发言,并通过手机短信给搜狐财经的编辑提示现场的新闻点。突然被樊震从前方发来的吓了一跳:
北京地震了!搜狐公司所在的楼上有明显震感觉,同事们一阵骚动。而此时,远在海南的经济学家们与业界研究人员还谈兴正浓,你来我往地探讨,气氛很是热烈。地震的消息很快被确认,短短的一两分钟里,好几位朋友和同事发来短信通知,最后的结果是今天上午11时56分,河北文安发生5. 1级地震。北京地区有明显震感。
在消息被证实的过程中,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主任王小广先生正在台地滔滔不绝地抛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过份依赖房地产,所以他的观点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千万别倒掉。千万别倒掉!听到他这个观点再看同事们发来的地震短信,我有点想鼓掌。我觉得他说得真及时,如果与地震结合起来,这是多及时和贴切建议,地震时最怕的倒楼了,千万别倒掉,相信这是全体中国人对房地产业最朴素最一致的关怀吧?
盖质量过关的好楼盘,盖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楼盘,相信这不论放在什么时候,对于中国国情而言,都是永不过时的愿望。那么,为了撑住这场游戏,就可以连泡沫都不能倒掉了么?
所以,个人以为合适的说法,应该是中国的房地产业不能倒掉。不论中国的宏观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有多大,有问题还是要治,当一个社会上大部分人群体都发现自己不能承担住房问题的话,政策肯定是需要调整了。老潘认为地产的发展像一个孩子,就是吃得多,长得快,不能说他有问题,但实际上这是偷换概念。问题显然是存在的,但是这些问题是否是由房地产本身引起的,倒是可以打上一个问号。这些天万科与搜狐财经征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解决方案,优秀方案锁定的批,从其中的解决思路看来,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个人收入监管,信用体系建设,金融创新...等等.解决房地产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当然不能仅靠地产商们自己去解决。
中国房地产,不能在泡沫繁荣下让问题滋生。由衷地希望地产界的热点人物们还能像度过冬蛰一样重新活跃起来,该说的说,该做的做,不要万马齐喑,那是时代的悲剧。经济学家,该批评的去批评,该理性的去理性,各归其所,大家都会有作用。就像巴曙松在演讲中所说的,让上帝的归上帝,让撒旦的归撒旦。
地震了,千万别倒掉。今天早上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女士在演讲中说,经历洗礼后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更健康,相信国六条的风雨之后,中国房地产的泡沫能少一些,发展会更稳健一些。也相信地产商与地产业界人士们的博鳌宣言,真的能鼓励地产界走向转型时代。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