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反复、线下零售商业普遍承压的环境下,借助节假日营销成为商业地产零售业态寻求业绩增长的重要手段。(报告期2022.9.22-2022.10.20)
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商业项目运营需要保持新鲜感,满足多元需求。因此通过引入新店,保持项目焕新率,让消费者常逛常新非常重要。(报告期2022.8.26-2022.9.22)
摘要:受疫情挤压的供给开始释放,八月购物中心新增入市规模逆势上扬。(报告期2022.7.27-2022.8.26)
增量时代逐渐式微,存量时代的主题是轻质化与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报告期2022.6.29-2022.7.27)
供应分布很明显地表现出两个偏好:聚焦新兴发达市场以及下沉市场。(报告期2022.5.26-2022.6.29)
前景并不明朗的行业环境下,企业在收并购项目上显得十分保守和谨慎,购物中心业态迎来了紧缩的时代。(报告期2022.3.25-2022.5.26)
报告期内,部分样本企业在项目结构仍以重资产为主基础上,以轻资产合作方式积极拓展项目储备。(报告期2022.1.27-2022.3.25)
(报告期2021.12.27-2022.01.27)单纯的首店已不能满足客群的多元需求,如今更要追求差异化,更具新鲜感的体验沉浸业态无疑更符合这一点。
继上月开业高潮后,本月新开业回归正常步伐。大悦城、太古公布了新的成果,万达正式递交招股书。
体验业态能带来流量,拉动整体业绩增长,不少购物中心都日渐重视该类型业态的引入组合。
商业地产资本热度在上升,月内不发企业分拆商业子公司上市、打包底层资产赴海外REITs上市。
平安收购了凯德旗下多个来福士项目股权以及Brookfield(博枫)89亿元收购上海悦荟、青岛悦荟等资产包,月内受到较大关注。
客流和销售增长背后,除节假日出行带来的消费需求、会员的踊跃外,运营商的各式营销活动也功不可没。
企业间合作,共同打造商业项目也成为亮点之一,有利于推动商圈发展和实现双赢。
轻资产模式上市正愈发受重视,不少头部商业地产企业都在谋求突破,希冀以此实现未来的长久增长目标。
无论是发展新项目或在土地市场加码,种种动作都表明,目前国内重点购物中心运营商的发展信心不减。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商业复苏成为首要任务。目前来看,定位高端的购物中心疫后复苏更为迅速,首店经济依然是国内标杆购物中心的一张王牌。
2020年度购物中心运营商表现,旨在表彰过去一年在商业地产购物中心领域中,表现优异,不断创新的购物中心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