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融创稳固基本盘:总土地储备1.24亿平方米,文旅服务半年收入超56亿元

观点网

2025-08-27 08:20

  • 债务风险化解、保交付兑现与经营恢复,是现阶段判断房企脱险最硬核的指标。三者共同构成了融创涅槃重生的原动力,确保公司率先脱离行业周期险境。

    2025年是房地产的关键年,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频频释放稳楼市的积极信号,行业“止跌回稳”态势日渐清晰;另一方面,7月70城新房房价仅6城上涨,市场仍然处在深度筑底期,信心修复需要时间,企业经营面临重要考验。

    同在逆境之中,那些走在自救和恢复前列、率先破局的房企,无疑更值得关注和期许。他们展现出不躺平、积极努力的韧性,往往也积蓄着更充沛的回暖力量,更有机会在行业恢复后率先走出困境,成为行业可借鉴的鲜活样板。

    融创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房企,在上半年贡献出多个行业标志性事件:第一个实现境内债整体重组并落地执行;境外债重组获超75%债权人支持,有望成为第一个基本清零境外债的大型房企;上海壹号院登顶全国单盘销冠;第一批冲刺保交付收官……融创在化债、交付、项目盘活销售三大课题的成绩,每个都有力提振了行业信心。

    8月26日,融创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也显现出稳健扎实基本盘:公司上半年收入199.9亿元,净资产448.8亿元,总土储面积约1.24亿平方米;归母净亏损128.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4%;有息负债254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资本结构保持稳定。

    融创通过不懈努力,在化债、保交付、恢复经营层面均取得突破性成果,为行业注入了宝贵信心,为其他房企提供了有效借鉴。下半年开始,随着融创公开债务重组全面完成、更多优质资产加速盘活,保交付基本收官,品牌公信力和市场口碑同步修复,公司也将加速从困难中走出来。

    行业化债样本,境内外公开债务风险彻底化解

    今年,行业风险出清日益加速,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0家出险房企公布了债务重组和破产重整的进展,解决债务问题成为企业走出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区别于此前行业大多数房企普遍采用的境内债展期策略,融创在境内债的化解上,首次拿出了整体重组的创新方案,提供了现金要约收购、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留债展期四大“菜单式”选项,受到债权人欢迎。目前重组方案已进入落地执行阶段,预计将为融创削减近70%的境内公开债。

    融创的境外债重组方案,则采用的是全额债权转股权方式,彻底解决境外债风险,还未占用境内任何资金和资源,同步解决了股权结构和团队稳定问题,实现多方共赢。自重组方案公布,到顺利争取到超75%债权人支持,仅用时两个月的时间。

    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融创大力推进化债、降杠杆,有息负债逐年下降。今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融创有息负债为254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较去年底减少约48.5亿元。而伴随着境内、外债务重组的落地执行,高达数百亿的债务压力也将进一步被化解。

    “融创是房企解决债务风险的示范,用周全、有效的债务重组,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的债务风险,实现轻装上阵。融创还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房企化债进程,2025年新公布的房企境外、境内债重组方案,基本都借鉴了融创模版。”一位不具名的证券分析师表示。

    保交付率先收官,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在地产的半年考中,保交付是另一项重要课题。数据显示,上半年55家房地产企业累计交付房屋超过50万套,企业交付量普遍下滑,多家房企交付量下降超50%。行业集中交付高峰期过去,房企交付量自高位自然回落,但压力释缓之后,留存项目如何攻坚克难、品质提升,仍是一大考验。

    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融创上半年在全国为1.49万户家庭交付品质新居,近三年多累计交付量达68.3万套。交付数据的背后,还有交付品质的持续提升,重庆长乐雅颂、西安揽月府、重庆望江府、武汉国博城等多个项目相继成为当地人居标杆。

    2025年是保交付的关键年头,融创计划冲刺超5万套交付,在年底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明年起交付的项目,基本是2022年后销售的新房,由于严格执行了预售资金封闭式管理,品质交付是有保障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融创率先进入保交付收官,对稳定、提振市场信心也具有重要意义。

    保交付作为重建市场信心的关键枢纽,也为销售回暖奠定了基础。保交付战役收官后,融创将正式回归项目开发-销售-交付的正循环模式,对公司脱困形成关键支撑,加速回归正常经营发展轨道。

    稳固资产基本盘,筑牢经营恢复根基

    化债和交付两项重任的完成,给融创的经营恢复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同时融创的另一大核心优势——优质的土储,也为其彻底走出困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期业绩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融创连同其合联营公司的总土地储备面积约1.24亿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面积约8624万平方米,大量分布在核心一二线城市,货值充裕且结构健康。

    日渐激烈的销售战中,融创也依托好地段、好产品捷报频传:公司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35.5亿元,于行业销售榜单中位列民企第三。在行业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两地壹号院项目脱颖而出,成为热销标杆,尤其上海壹号院累计销售额突破220亿元,目前稳居全国单盘销售冠军。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下半年融创还有望迎来多个项目推新,包括上海壹号院及上海外滩壹号院风貌别墅,以及天津梅江壹号院二期低密洋房,武汉桃花源合院与联排别墅等重磅产品将纷纷亮相。

    综合来看,融创在有效化解顶层债务压力的同时,其资产盘活、项目入市也正卓有成效的推进,尤其TOP系产品销售今年继续在区域乃至全国引领,有力证明其强大的产品号召力,一系列利好也将助推融创尽快从这轮周期中走出来。

    另外一端,融创物管、文旅业务板块也依托稳健运营,上半年合计收入超56亿元,占比提升至28.3%,为公司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

    其中,融创服务上半年收入35.5亿元,归母净利润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可用资金充沛为30.4亿元,在管规模达2.9亿平方米。市拓方面进一步深化,落地执行效果显现,40+核心城市的外拓单年签约额占比达98%。

    随着国内文旅消费的迭代扩容,融创文旅亦在不断寻求新突破与增长点,融创乐园打造的梦回系列王牌IP演艺,逐步形成高辨识度与吸引力的内容护城河。正定热雪奇迹、崇左融创ins park、天拖·巷往1956等项目顺利开业迎客,为当地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债务风险化解、保交付兑现与经营恢复,是现阶段判断房企脱险最硬核的指标。三者共同构成了融创涅槃重生的原动力,确保公司率先脱离行业周期险境。融创成功勾勒出的破局路径,不仅为仍处转型阵痛期的其他同行提供了化险范本,更指明了行业复苏下房企韧性发展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