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现代化人民城市呼唤“好房子”建设

观点网

2025-07-22 17:02

  • 现代化人民城市持续推进,以及住房消费升级对于房地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王韶 史无前例高规格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10年再为新时代城市发展建设定向引航。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房地产业与城市建设发展一脉相承,尤其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关键时刻,建设“好房子”系统深入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重塑房地产业,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意义非凡。

    一、“好房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民生刚需

    (一)市场迭代逻辑:从"量的满足"到"质的飞跃"

    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住房总量从短缺走向总体平衡,住房消费从过去满足基本需求“有房住”逐渐转向“住好房”。“三高”模式下“好房子”稀缺,普遍存在质量和功能等问题,直接影响居住体验,住房产品迭代迫在眉睫。供需结构性矛盾和需求转变对住房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好房子”建设符合民生痛点,市场供需错配、产品迭代使“好房子”倍受欢迎,市场分化鲜明。

    2025年上半年,全国30个重点城市120-144平方米户型成交占比达30%,90-120平方米户型约占40%左右,合计达70%,改善型需求成为市场绝对主体。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投资投机需求受抑制,改善型有需求,但更关注产品的抗风险能力、实际使用价值和长期持有价值,这正是市场选择“好房子”的根本原因,“好房子”建设必然成为引领城市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民生温度载体:承载人民群众"三感"的幸福容器

    住房,民生之要。千百年来都是中国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直接表现!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住房需求升级,“好房子”正从概念落到实处。“好房子”已不仅是遮风挡雨的物理空间,更是承载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个人尊严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对安全、舒适与功能的全方位期待。社区如果没有“温度”,没有健康快乐、邻里守望、代际互动、文化熏陶、社区归属,再漂亮的房子也只是冰冷的钢筋水泥。

    (三)产业转型路径: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实践载体

    “好房子”建设有利于需求端与供给端的深度适配,是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抓手之一,可望实现土地、住房、资金等要素的科学配置,稳定市场预期,助力楼市止跌回稳,推动“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的建立。

    创新型城市必须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好房子”建设将倒逼发展房地产新模式,将过去单一追求速度、规模和销售,转向更加注重品质、功能、服务和产业配套,对全寿命周期住房进行精细化运维管理,由“开发+销售”转向“开发+销售+服务+运营”。

    (四)城市韧性基石: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细胞工程

    房地产规模大、链条长,关联行业众多,“好房子”建设要求从规划设计、土地利用、建筑施工、材料采购,到物业服务全面践行绿色理念,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施,倒逼产业链创新,激活新动能,催生新质生产力,降低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好房子”建设不仅提升新建住宅品质,还包括存量房改造和城市更新。通过对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改善居住环境,增加产业配套,活跃社区文化,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品位,引领房地产业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高效发展,提升城市发展的韧性。

    宜居、韧性的城市要求房屋结构不仅要有较强的安全韧性,空间更要有可持续性,以及居住中的安心与归属“温度”。伴随互联网科技深化发展,人们消费观念、模式、需求敏感点发生深刻转变,对智能化有着天然依赖,厌恶沉闷呆板,讲究人性,强调互动体验感,要求生活氛围动静皆宜,有文化学习、购物娱乐、居家办公、会友交际和健康休闲等多维度精神性、改善性配套。

    二、四维价值解码:定义新时代“好房子”的评价尺度

    人民城市为人民!从政策愿景到市场实践,“好房子”建设如火如荼,并没有统一标准,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企而异,是不抽象、不复杂,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和居住体验,非千篇一律复制粘贴。

    真正的“好房子”必须以人为本,深刻洞察业主需求,以细节打磨人性化好房,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美好生活场景。只有获得人民群众在市场中“投票”的,才是真正的好房子。

    (一)好地段:资源聚合的"黄金坐标"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一直被视为房地产投资的金科玉律,皆因高品质住房与核心区域价值相辅相成。

    好地段主要体现在生活配套便利性、交通出行便捷性、教育资源丰富性、医疗资源完善性和保值增值潜力性。好地段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城市中心,用心打造,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成为“好地段”。

    总而言之,住的时候舒服方便,卖的时候更值钱,这便是“好房子”。

    (二)好产品:细节制胜的"品质革命"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好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

    “好房子”地段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唯一因素,除地段外,房屋质量、户型设计和物业服务等与居住舒适性相关的一些因素也很重要。如无建筑通病、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施工和装修质量等直接关系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以及房屋使用寿命。

    科学的户型设计布局能提高空间利用率,良好的朝向能保证通风、采光、隔音等,合理的动静功能分区可以让居住者安静舒适,科技智能提升居住的便捷舒适度。

    “好房子”不是“炒作”概念的幌子,唯质,不唯快,成本、时间……一切都必须为品质让路,从前期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到交付前联合验收,从建筑到景观,每一环节、每一工序都要将品质要求贯穿全流程。

    (三)好服务:从"物业管家"到"生活伙伴"角色进化

    “一房伴终生”,“好服务”要从“住房附属品”向“社区价值创造者”延展。“好房子”离不开“好服务”。“好服务”包括“优质的基础服务+创新的增值服务”双轮驱动服务体系。“基础服务”可以让小区环境整洁有序、安全舒适,“增值服务”则可为房屋保值增值加分。

    “增值服务”必须顺应新科技和新消费需求,注意资源整合,把服务做到极致,由专注住房建设转向对业主全天全年全龄的关爱,注入更多能引领美好生活的服务、场景和空间,给住户更多元、更有品味、更真实有趣的互动体验活动和服务,满足广大业主居住、休闲、康养、运动、学习和交际等方面需求,让社区更有温度、更有活力。

    (四)好运营 :社群运营"持续生长力"

    “好房子”不仅是惬意空间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充实和社区归属感的建立,需要房企和物企与住户需求精准对接,密切连接区内外资源,通过社群运营从室内空间提供向室外延伸拓展服务,持续升级各种空间配套功能,实现从“好房子”到“好生活”的跨越,打造社区“情感价值”。

    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搭建完整的社区商业生态和公共服务系统,构建运营“人性化专业多元共享体系”,打造“下楼即满足”的“社区生活圈”,为广大业主提供更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和生活场景,实现从单一居住功能向复合型社区转化。

    总而言之,“好房子”建筑风格要更具个性和时代感,在地文化内涵丰富;居住空间更宽敞舒适;园林环境更生态优美;配套设施更齐全便捷;住宅功能更安全智慧,科技互动体验感强;生活方式更环保健康;物业服务更人性多元,贴心极致;社区文化更活跃丰富,人本关怀浓郁……

    三、实施路径:政府引导与企业实践的协同推进

    (一)政府端口:以制度供给筑牢“好房子”建设基石

    1.标准引领与全周期监管

    好房子应因城施策,建立分城市能级的优质住房标准体系,综合经济状况、人口分布、气候特征制定绿色建筑、适老化设计等强制性指标,避免城市间的趋同化。推行住房质量终身责任制,构建开发、施工、验收、运维全流程追溯系统,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好房子”标准落地。

    2.政策激励与资源优化配置

    实施多维度激励举措,从企业端和消费者端建立激励机制,如财政方面对绿色建筑和适老化改造项目提供补贴;金融创新推出“好房子”专项贷款,利率低于普通房贷。推动土地要素科学配置,通过容积率奖励、配套费减免等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对标高品质住房建设要求。

    3.产业协同与城市更新联动

    建立鼓励企业创新和实践的制度和机制,及时总结人民群众认可项目的成功经验并系统性推广。将“好房子”建设与城市更新深度结合,提升城市韧性与宜居性。

    (二)企业端口:以系统性创新践行“好房子”使命

    1.战略引领:锚定长期价值坐标

    将“好房子”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顶层设计,推动从传统开发向“居住价值运营商”转型。建立以品质为核心的考核导向,弱化短期规模增速,聚焦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与社会价值创造,通过战略定力筑牢企业在“好房子”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2.产品革新:驱动居住体验升级

    组建跨专业设计团队,融合建筑美学与实用功能,优化空间布局以适配全生命周期需求;引入前沿技术实现数字化建造与精细化管控,推广绿色建材与低碳工艺,提升建筑安全性、耐久性与舒适度,打造兼具人文温度与科技质感的居住产品。

    3.服务重构:构建社区价值生态

    超越传统物业服务范畴,搭建基础保障与增值服务融合的体系,覆盖全龄段生活需求;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响应效率与精准度;强化社群文化建设,培育邻里信任与社区归属感,将社区从居住空间升级为情感联结的生活共同体。

    4.生态协同:凝聚行业发展合力

    联合绿色建材供应商、科技企业、服务机构等产业链伙伴共建全产业联盟,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协同降低创新成本;主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开放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推动“好房子”建设从企业行为升级为行业共识。

    5.可持续发展: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

    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开发全流程,探索节能技术与循环经济模式;关注城市文脉传承,在项目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公益行动反哺社区,实现企业发展与城市进步、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现代化人民城市不能没有“好房子”!

    现代化人民城市持续推进,以及住房消费升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地段好、产品好、服务好、运营好”为核心的“好房子”价值体系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探索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实践路径,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提供重要参考。未来,随着“好房子”理念的深入,以长期价值为导向的“四好”模式将展现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与社会价值潜力。

    王韶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 观点新媒体专栏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王韶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