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新增并网2.12亿千瓦,总装机达11亿千瓦,利用率94%。
通过本次合作,三方将形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优化+市场拓展”的全产业链闭环,推动光伏产业从单一竞争向生态协同转型。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虞立涛,经营范围包含: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等。
中信博与上海电气签署沙特Sadawi光伏项目订单,容量达2.3GW,占地40平方公里(约5700个标准足球场)。这是继沙特PIF4-Haden项目后,中信博在中东落地的又一超2GW级光伏项目。
其中提出,电网企业要积极开展大功率充电负荷特性对区域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分层分级评估电网对大功率充电设施接入能力。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时升级改造。
中国首个全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装机容量7.5兆瓦,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提升发电效率5%至8%,降低投资成本约10%,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其中风电项目32个,光伏发电项目487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54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821个),生物质发电项目10个。
根据《备案通知》,项目建设单位为昂仁县粤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在日喀则市昂仁县卡嘎镇、拉孜县查务乡和芒普乡、岗巴县境内,昂仁县建设装机容量10万千瓦光热+10万千瓦光伏项目,拉孜县建设装机容量60万千瓦风电项目,岗巴县建设装机容量20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4.79亿元。
6月3日港华智慧能源与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达成协议,以约4.7亿元出售旗下中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全资附属公司股权及贷款,还认购专项计划下部分权益级证券2400万元。此举旨在提升流动性,所得款项用于光伏、储能项目投资等,助力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扩张并优化财务结构。
4月22日光伏概念股异动反弹,凯盛新能涨停,金刚光伏涨超5%,多股跟涨,反映市场对光伏行业关注度提升,其前景及政策支持受关注。
该公司由创维光伏旗下广西创维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爱旭股份旗下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工投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中航京能光伏REIT一季度收入下降14.97%,设备利用率超98%,受电力供需不平衡等因素影响,采取措施提升运营效率。
领展完成香港最大私人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投资7800万港元,总装机容量4500千瓦,预计年发电420万度,占香港总用电量3%,投资回报率达19.6%。
湖南发展宣布向全资子公司湖南发展小初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7000万元,投资建设衡东县白莲镇鲤鱼村的茶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规划直流侧装机容量103.47MWp,交流侧80MW,总投资约3.61亿元,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由电网公司全额收购电量,确保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该项目由国能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承建,覆盖园区内4栋厂房、办公楼及车棚等建筑集群,总装机容量达0.97MWp。
3月14日,华电新能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首批次52.8兆瓦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标志着四川首个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正式投产。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50兆瓦,预计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万吨,对绿色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发布《粮仓光伏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光伏发电领域,促进金融创新并确保储粮安全。方案强调非禁即入、平等待遇原则,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拓宽投资渠道,推动光伏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