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业卓越吗?

观点网

2017-02-26 00:29

  •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这是房企基业常青之道。所以,请不断地反问自己“你的企业卓越吗”?

    理性分析,房地产行业肯定不再只是规模为王的时代,没有很好的资金结构、产品与模式,企业可能未来连生存的可能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长期发展。 

    所以,对于房企的评测,观点自2008年开始就提出“卓越”的概念。反复强调企业本身,必须拥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卓越、杰出与非凡。 

    让历史来说话,2004年观点主办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的精英对话,逝去的刘晓光主持,王石与李思廉公开质疑孙宏斌的百亿营收梦想。同场对话者除去任志强还有曾经的海南首富冼笃信。在王石非常强势的质问下,孙宏斌当晚没有睡好觉,连夜修改了讲稿,第二天上午的演讲激动之处略带泪光。或许,当年一百亿的质问,引发了2016年万科在风雨声中的3647.7亿、融创的1553.1亿、富力的608.6亿的成长。这也顺应了伴随房地产高速上升时期规模的快速扩大。 

    在这三家大数据的背后,其实是模式一直不断在改变与尝试。万科从不做商业地产到现在几乎全资收购印力,换帅、换将的同时反复强化“城市配套服务商”概念,养老、长租、文旅样样涉足;融创2016年高速并购,在不易拿地的情况下并购无疑是一个捷径,驰援乐视的背后其实还是产业链的组合定位;富力近年来动作迟缓,但是商业地产方面的物业其实不容小觑。 

    让数据来说话,观点对于中国卓越房企的测评指标年年都在调整数值。最基本的是看到,运营指标中营收数值不断上调,而财务各指标数值一直下调。简单直白一句话就是“销售越来越好看,利润越来越低”;安慰调侃的说法是“利润回到合理水平”。然而,真的完全应该是这样么?即使在其他经济一塌糊涂,银行依然把房地产当做最好的投资愿意借贷的状况下,面对利润、净资产收益日渐稀薄的境况,房企全面沦为为金融机构打工的局面是否会加速到来?不妨冷静来想象是否会有这样的一个局面出现:房企老板拿一点钱走人,留下企业的烂壳与员工的悲鸣? 

    国内的企业家们一直在提倡学习德国、日本的百年工匠精神,这个精神的背后是他们可以为百年基业而付出务实的努力与实践,其实就是在传承卓越。所以,真正的卓越不是一定要有多大的规模,要的是一直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的技术与现金流,即使任何经济风暴来临,企业却可以保证不会轻易倒下。 

    浮躁正在逐渐消失,本着为行业未来提供一些前瞻的思考,观点一如既往推出年度“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榜单包括综合表现卓越100榜,同时推出销售、模式、品牌、团队、创新力等各种榜单,并对近年来房地产发展比较突出的十一个城市推出区域榜。而上市企业一直作为行业风向标,观点数据研究院长期跟踪其各种数据,在准确的数据上评选出年度上市企业30强,也可以透过这30强对未来行业的发展做一些分析与研判。而行业一直关注外资、港资企业在内地的发展状况,观点卓越100中的非内榜会把这些企业介绍给行业。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这应该是房企基业常青之道。所以,请不断地反问自己“你的企业卓越吗”?

    追求卓越!3月22日,走进深圳,走进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发布盛典!

    审校:劳蓉蓉

    致信编辑 打印


  • 相关话题讨论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讨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