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世茂再度发力金融创新:全国首单物业费资产证券化项目获批

来源: [ 世茂集团 ]      时间: 15-07-16 10:13

  7月10日,“博时资本-世茂天成物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上海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这意味着全国首单物业费资产证券化项目(以下简称物业费ABS)正式出炉。

  作为全国首例物业费ABS,该产品获得市场普遍关注。据悉,该产品由世茂集团携手博时资本共同推出,博时资本是管理人,而基础资产则源自世茂集团的物业费收入。

  据披露,“博时资本-世茂天成物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由世茂房地产联合博时资本、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四方共同推出的,并以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担任本计划的评级公司,以世茂集团境内全资子公司世茂天成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因提供物业服务而享有的物业费收入为基础资产。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系列流动性较差的但可以创造一定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对风险和现金流进行结构性重组,打包成不同评级的产品销售给投资者。目前,我国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小,品种较为单一。业内人士认为,物业费收入资产证券化的推出,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进一步拓宽了中国金融产品的组合区间,对有长期资产配置需求的机构进行需求细分,丰富了国内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在企业获得了新的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类型的产品选择。

  上交所大力支持创新资产证券化项目

  “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是曾流传于华尔街的一句名言。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在直接融资时代应运而生。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与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相比,国内的相关产品并不成熟。从房地产融资层面来看,传统融资模式利用空间已经最大化,从传统融资形式转向直接融资,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国外成熟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可以优化资产结构,起到盘活资产的作用。2014年,以商业地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引起市场持续关注。

  世茂集团联合博时资本推出的国内首单物业费ABS,是首只以物业费收入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进一步拓展了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方向空间。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渠道能解决长期“输血”问题。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从而使得公司资金实力得到保证,由此助力公司升级长期稳健发展。在公司类型方面,上市公司作为优质公司的代表,更容易接受新型融资模式,可能先行尝试资产证券化业务。在金融机构方面,招商银行也在积极利用投商行一体化、本外币一体化、境内外一体化,大力开展非信贷类产品创新,构建轻重业务相结合、以轻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据了解,这一创新资产证券化项目得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历来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自去年12月实行备案制以来,一方面继续推动大类基础资产的发展,另外一方面特别重视对创新基础资产类型项目的研究与推进。

  据其介绍,截至2015年上半年,上交所已受理资产证券化项目超过60个,涉及基础资产类型包括租赁债权、基础设施收费、应收账款债权、小额贷款债权、商业物业租金等,并已经对近50个ABS项目出具拟同意挂牌转让的无异议函,拟发行总金额近450亿元。其中32个项目已经成功设发行并完成备案,发行金额为超过300亿元。本专项计划对应的物业费市场容量很大,有望成为交易所证券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世茂专设金融创新团队,发力金融创新

  今年是世茂集团轻资产、金融化的重要一年,身兼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董事长许荣茂重视发展集团的金融创新能力,专门组织财务团队围绕房地产上下游全产业链研发各类创新金融产品,与多家金融机构广泛合作。据悉,世茂集团其他相关资产证券化项目会陆续面市,另外股权众筹、REITs、社区金融等方面也会有更多的实践。

  记者也从博时资本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机构投资者对该产品的兴趣较大,有意愿将此产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类,一是支持金融创新,另外也是资产配置的一种有效尝试。目前国内一些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对物业费资产证券化项目都在花力气研究,在业务产品线的布局上,该类型是未来必不可少的一个重头板块。

  国内首单物业费ABS的成功获批,与世茂-博时项目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记者了解到,博时资本在这只产品的设计上联合了母公司博时基金的力量,博时资本抽调了优秀团队与相关部门的优秀骨干员工,与世茂集团财务管理中心及招商银行团队组成了专门的项目团队。

审校:劳蓉蓉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