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杭州行答问环节:GDP入7 会出台新的“四万亿”吗?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4-28 10:19

增速7%,显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改变,房地产依然是"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吗?该如何把脉宏观经济发展?

  2015城市观点论坛杭州行答问环节主题:GDP入7 会出台新的“四万亿”吗?

  讨论嘉宾台: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先生

  提问嘉宾:浙江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凌女士;亨瑞集团副总经理杨播先生

  朱凌:贾老师,你好!很高兴您来杭州。这两年,我们杭州楼市确实变化很犀利,因为杭州会说我们是政策非常敏感的城市,所以我们常说这是政策的事。今去年底到今年年初330整车出台之后,我们看到政府在救市,但整个杭州市场成交的态势并不很热烈,而且杭州还是很大的库存压力。

  贾康:太详细的数据还不知道。

  朱凌:现在是15年套左右。

  贾康:一年大概具体套数是多少?

  朱凌:一年是9万套。

  贾康:库存15套,去9万套,压力不大。

  朱凌:但还有新出的。政策还会有新的出台吗?

  贾康:我个人观察政府的政策差不多了,不排除区域性的特殊情况,以及区域性的特殊定位,在杭州,我个人没多少发言权,但面上我不认为政策会把市场的景气往上拖了。杭州的情况,按照刚才你说的情况,我不认为有多大的压力,适当控制新楼盘,再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果前面的数据是准确的话。未来消化的过程也不是太遥远了。

  朱凌:我们也是这样希望的。顺便再提一个问题,影响您刚才说房地产已经不算是主要支柱。

  贾康:没有,我说它仍然是支柱。

  朱凌:过去我们都这样认为,但现在认为是拖累,您怎么看?

  贾康:我觉得中国城镇化方兴未艾,未来有很大的空间,建成需要不断的扩大,还有几亿人进城定居。这些人和市民一起,整个收入水平要节节提高,所有的因素合在一起,我们当然应该有信心,城镇化对整个经济的支柱作用不会消失。整体上就不应该把房地产调整在某些局部回调是一个拖累,它是可以使未来阶段性调整。对前面出现泡沫,我认为对长期有利的分化调整的过程。

  杨播:刚才听了贾所长的演讲,深受启发!我们亨瑞集团从2009开始就在海外地产领域开始了探索,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也会发展成为一个理性的市场,房企也要从以前的粗放型转变成精细型,从投资驱动型转变为价值驱动型。在这样的探索中,您觉得“走出去”是不是一个好的突破方式呢?

  贾康:你说的以前市场经济比较活跃的领域,以及国内市场有可能抓住机遇走进的领域,现在特别看中走出去的情况下,推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一带一路”会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网状体系各个节点上、物流园区、保税区的建设,直接对接到生活设施,对接到一些我们说的城市综合体的商城和住宅的建设,也不排除一些养老园区,特定阶层比如说中档商品房定位的社区等等建设项目。我觉得有志气有抱负的企业家一定要关注这些信息,这个市场介入之后,也是和PPP相关的。这个事情几十年都做不完,如果抓住这个空间,形成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相对优势和竞争力的话,当然就会把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一下子拓展开了。

  杨播:谢谢贾所长对我们的肯定!我们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谢谢!

  主持人:好的。我们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掌声再次送给台上的三位嘉宾。

审校:劳蓉蓉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