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加拿大投资基金 龙湖天街杠杆化觅规模扩张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1-14 21:56
评论
对于亟需做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龙湖商业品牌,基金伙伴的引入无疑是规模扩张和品牌落地的有益催化。
观点网 2015年1月12日,龙湖地产有限公司联合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公布,已于2014年12月23日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承诺投资约2.34亿加元(约人民币12.5亿元),用于发展苏州时代天街项目。
资料显示,苏州时代天街整体总建筑面积达73.5万平方米,为集住宅、写字楼、购物中心和酒店等业态于一体的一站式商业综合体,项目分阶段于2016年至2019年完成建设。
而CPPIB则是一家专业投资管理机构,以长线投资策略为主,主要寻求高回报、风险低的项目,其所管理的加拿大退休基金目前为全球十大退休基金之一。截至2014年9月30日,CPPIB管理基金总额为2344亿加元,其中包括254亿加元的房地产投资。
针对该合作事宜,龙湖地产品牌总监许桐珲对观点新媒体提及最多的关键词是“扩合作”。许桐珲介绍称,因为牵涉项目估值问题,双方合作股权比例不方便透露。但CPPIB仅仅是投资者角色,项目后续将由龙湖操盘、运营。双方共同分担收益,共同承担风险。
引入基金
龙湖是次引入的CPPIB此前并未过多涉足中国房地产市场,该次合作是“其在中国的第一个直投综合地产项目”。
观点新媒体查阅资料发现,CPPIB在2014年3月份才首次将投资触角伸向内地地产领域。彼时这家跻身全球十大公共退休基金之一的公司,斥资2.5亿美元与中国房地产商万科成立合资公司开发中高端住宅项目,“首次实质性地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该合资公司将从山东青岛开始,致力于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住宅房地产开发。
谈及与CPPIB的合作,龙湖地产财务总监赵轶表示,通过股权合作形式发展项目,一方面使集团能更灵活调配资源,提升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亦丰富融资管道,加强财务的稳健性;另一方面,集团将坚持龙湖产品的卓越质量和细节,为集团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并为股东带来更稳健的回报。
事实上,这并不是龙湖第一次在商业项目中引入基金投资者。2014年7月,龙湖与渣打银行为主的一组投资者签订了约1.24亿美元协议,共同合作开发重庆观音桥拓展区鹞子丘地块。
资料显示,龙湖2013年12月以底价25.19亿元摘得观音桥地块,楼面价为8033元/平方米。建成之后,项目将可提供约31.2万平方米的地上建筑面积,包括SOHO单元、写字楼、商铺等各种物业形态。
关于此次合作,许桐珲曾向观点新媒体介绍到,观音桥龙湖新壹街项目,龙湖拥有51%权益,其中,渣打银行牵头的基金计划投资7.56亿元,取得该项目28%的权益,而余下的21%权益由另外一家海外基金投资5.67亿元持有。
其实,龙湖对于商业地产引入基金公司的模式应该早有计划。此前公司商业地产部总经理魏健就曾公开透露,龙湖内部就有专门的金融资产中心,集合专业人才,专门做跟基金的合作。
据许桐珲介绍,龙湖的扩合作思路不仅仅体现在商业项目上,住宅项目也在尝试。“股权的合作、拿地的合作、开发的合作都在做。与基金的合作仅是其中一个类别,属于金融创新。”但其坦言,目前该模式还不能称之为成熟或者模板,只是后续还会坚持去做。
杠杆扩张
商业地产、引入国外基金……这些关键词很容易联想到轻资产。而龙湖也确实曾经提及过相关方面的设想。
在去年7月份大张旗鼓重新定义天街品牌形象的集中曝光阶段,魏健曾经透露,轻资产是“一定要尝试的”。
“把项目一些股份分出去,拿到钱继续到别的地方去做。集团10%的销售回款支持加上盘活的这些资金,龙湖商业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不过许桐珲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则显得较为谨慎,其反复强调引入基金是公司扩合作思路的产物,并坦言现在谈轻资产还为时尚早。
据其介绍,龙湖目前的重点仍然是“持商业”。“选好项目地块,顺利开业,通过运营实现商业增值,再然后才是资产证券化或者轻资产。这一切的前提是商业能够运营起来并实现增值溢价,所以龙湖现在是持商业阶段,把商业体本身运营好。”
2014年12月20日,长楹天街购物中心在北京开业,这也是龙湖天街购物中心首次在一线城市亮相。许桐珲指出由此开启了天街的品牌全国化运营阶段。“品牌落地的过程,树立天街在购物中心领域的价值和地位。”
诚如许桐珲所言,龙湖虽然从2003年重庆北城天街开始进入商业地产领域,但比之国内商业地产的同行诸如华润、中粮置地等,确实还欠缺些名气。“龙湖在重庆的项目做得很好,但全国扩张才刚刚开始,知名度还需要培育一些时间。”睿意德高级董事王玉珂对观点新媒体如是称。
按照龙湖的时间表,公司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用作商业投资,预计到2016年底天街商业项目将全面亮相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经过10-15年,商业利润将占集团核心利润的20%以上。截至2017年底,龙湖预计持有23个开业商场,持有面积达到357万平方米左右。
商业地产的扩张必定少不了资金的支持,按照龙湖住宅市场的稳健和保守步伐,其最近几年销售收入的10%预计维持在50-70亿元之间。而截至北京长楹天街的开业,集团开业商场总数达到14个。如若要完成2017年23个商场的目标,最近三年内龙湖需要实现10个商业项目的开业,平均一年3.3个。
王玉珂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称,重点要看资金如何利用。“直接投资的话,几十个亿比之一些全国性重点做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如华润等相对较少,但是如果利用财务杠杆,地产+金融相结合就会不一样了。”
综合龙湖的发言和市场人士分析,对于亟需做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龙湖商业品牌,基金伙伴的引入无疑是规模扩张和品牌落地的有益催化。
佛奥六年上市路断 何长津5亿转让壳公司万鸿集团
2015-01-14 22:48
救赎“以售养租” 万达商业抱团资本240亿轻资产迈步
2015-01-14 22:31
豫园商城67亿的大生意 复地让地越来越像“小兄弟”
2015-01-14 22:06
协信全年签约销售155亿元 12月贡献占逾三成
2015-01-14 20:23
全年销售119亿达标85% 中骏置业加码一线布局
2015-01-14 18:1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