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长实合并将分拆上市 李嘉诚再次“套现撤资”?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1-09 19:00
评论
按照李嘉诚的设想,诸多动作完成后,长地将成为香港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之一。
观点网 1月9日,“超人”李嘉诚又有新动作。与之前的直接抛售资产不同,本次公布历来最大规模内部重组方案。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联合公告称,长实集团及和黄集团的非房地产业务及房地产业务将分别进行合并,而合并的非房地产业务及合并的房地产业务将在其后划分,由两家香港上市公司长和及长地分别持有。
交易完成后,长和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将会实施分拆上市方案。
对此,长和系主席李嘉诚表示,长和系今次重组不会影响两间新公司及系内的信贷评级。合并及改组是想消除长实持有的和黄股份控股公司的折让,从而为股东释放实际价值。
长实和黄合并
具体实施上,和黄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将将向赫斯基待售股份收购该公司约6.24%已发行普通股。收购代价为由长和发行84,427,246股新的长和股份,该等股份入账列作缴足。换股比率为每一股将收购的赫斯基股份换取1.376股新的长和股份。
在赫斯基股份交换完成后,假设赫斯基股权并无其他变动,和黄集团将拥有合计约40.2%赫斯基已发行普通股。
与此同时,长和集团将向和黄计划股东提出有条件股份交换要约。届时,和黄计划股份将全数注销及销毁,和黄计划股东将获取新的长和股份。换股比率为在和黄计划记录时间每持有一股和黄计划股份获取0.684股新的长和股份。
随后,和黄也将成为长和的全资附属公司,和黄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将转让在长和全资拥有的长地集团手中。
此外,李嘉诚旗下另一公司——长实,也将向其股东提呈长实重组方案。重组方案显示,长实以协议安排方式使长实集团的控股公司由长实变更为长和。
长和将控制及经营与长实相同的资产及业务,而所有长实计划股份将会被注销及销毁,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将成为长和的附属公司。
换言之,该等方案完成后,长实集团及和黄集团的非房地产业务及房地产业务将分别进行合并,而合并的非房地产业务及合并的房地产业务将在其后划分,由两家香港上市公司长和及长地分别持有。
代价如何?
资料显示,长地目前为长和的全资附属公司,并将成为长地集团的控股公司,集团房地产业务将根据房地产业务合并而转让予长地集团。预期在房地产业务合并完成后,长地集团的房地产权益(即集团房地产业务)。
为了支付如此大一笔的合并转让的代价,长地将同意发行新的长地股份,并将根据实物分派将该等新的长地股份分派予长和股东及支付约550亿港元现金的方式清付。
其中,代价的现金部分将由长地向长和集团开出承付票的方式清付。预期该承付票将在分拆上市方案完成后的短时间内以现金赎回。
据了解,该赎回预期将透过一项过渡贷款清付,而就该项过渡贷款,汇丰及美银美林已在2015年1月7日签订承诺函,将本金额分别为450亿港元及100亿港元(或另一货币等值)提供予长地。
据此,长实计划股东在长和的比例权益,将与彼等于长实计划记录时间在长实原本持有的比例权益相同,长和还将向联交所提交申请将长和股份以介绍方式在主板上市。倘分拆上市方案得以进行,该公司还将会向联交所申请长地股份以介绍方式在主板上市及批准买卖。
在具体发行量上,长地股份在联交所每手买卖单位将为500股长地股份。
对于是次重组,长和系主席李嘉诚表示,长和系今次重组不会影响两间新公司及系内的信贷评级。合并及改组是想消除长实持有的和黄股份控股公司的折让,从而为股东释放实际价值。
“重组方案完成后,将来的长和及长地业望界定更为清晰,新架构下,业务将会有更高的透明度及一致性。”
而李嘉诚长子长江实业董事局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泽钜对媒体称:“此次只是做生意,不要想太多”,并表示不会将长和及长地分为正业和副业,如股东想继续支持,建议可将资金分开一半,分别投放在两家公司。
倘若按照李嘉诚的设想,诸多动作完成后,长地将成为香港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之一,在香港的市场占有率具领导地位、业务深入中国,且足迹遍及全球。而长和将增持赫斯基,并成为赫斯基最大股东,从而提升能源领域的投资。
届时,长和将成为一家规模更为庞大的跨国企业集团,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
变现撤资?
对于此次首富李嘉诚的动作,有分析认为:此次重组,是李嘉诚将旗下实业资产,变相迁册海外。
而这样的传言早已有之,见怪不怪。资料显示,2013年8月开始,长和系先是以约70亿元出售了上海陆家嘴的东方汇经中心,之后又以约26亿元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此后长实又以约30亿元出售了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上述出售使李嘉诚陷入“撤资内地”、“投资重心西移”等舆论漩涡,为此李超人今年2月底在长和系全年业绩会上解释:“做生意有买有卖再正常不过,这些全是出于市场和经济情况而做出的决定,同时股东的利益也要负起绝对的责任,因而绝对不是撤资。”
不过,就在2013年9月份,针对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以及和记黄埔相继抛售中国内地物业,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就在微博评论称:“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上海等地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如今看来,当初王石的一句微博警示或已一语成谶,进入2014年后,李嘉诚的套现步伐不减。
2014年4月8日,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再次以71亿港元抛售北京盈科中心。这是继去年下半年到今年4月份,李嘉诚家族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第七次抛售。
随后的5月份,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在南京、广东佛山和西安等多个高端项目纷纷加速推盘,而这些项目从拿地到开盘的开发周期平均为两年多,较其以往项目开发周期已大大缩短。
2014年11月10日,由汇贤房托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香港汇贤产业信托宣布,将以39.1亿元向主要股东和记黄埔及长江实业收购重庆大都会广场全部权益。
随后,汇贤房托即刻在资本市场为收购事项筹资。11月11日,汇贤房托宣布旗下投资工具汇贤投资获得一笔本金额高达50亿港元的三年期银团贷款融资,实际年利率仅为HIBOR加2.15厘,所得资金将用作偿还现有未偿金额以及为其未来进行的收购提供资金。
杨现领互联时代的服务型经济
绿城794亿收官 未来加强与九龙仓、中交项目合作
2015-01-09 22:28
世房全年销售702亿 执董转任世茂股份为拼业绩
2015-01-09 22:19
龙湖全年销售490亿元 长三角区域业绩增速较大
2015-01-09 20:30
和黄长实合并将分拆上市 李嘉诚再次“套现撤资”?
2015-01-09 19:00
“港企定制”收效 嘉里建设38.6亿入驻深圳前海
2015-01-09 17:49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