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公告多项税务误报 新会计制度下面临减值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4-12-09 23:43
评论
虽然及时作出会计制度的变更,但阿里影业依旧要面临因会计政策的变更带来的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减值。
观点网 自3月份被阿里巴巴集团以62.44亿港元收购的阿里影业,重组之路似乎并不平坦。
今年3月11日晚间,文化中国宣布,向阿里巴巴发行124.9亿股新股,相关股份总值约62.4亿港元。阿里巴巴认购文化中国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60%,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5月23日,文化中国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建议公司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有限公司”。
9月22日晚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AliCVInvestmentHoldingLimited收购该公司前,可能存在的不恰当财务处理,于2014年9月4日委任普华永道开展独立审查及分析。
12月9日,阿里影业公布其因“不恰当财务处理”而执行停牌后,最新的公司财务的调查结果。
多项税务误报
据阿里影业委任调查的普华永道审查结果显示,此前阿里影业包括中国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等若干税务项目存在误报。
据估算,由于上述税务事宜的误报,阿里影业于2012年12月31日及2013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将分别减少约2700万港元和约5200万港元。相应的净利润也将分别减少约2900万港元和约2500万港元。
与此同时,阿里影业的一些中国子公司在中国出售若干艺术品、电影和电视剧版权时也有并未开具正式税务发票,延迟缴纳税款的行为出现。
普华永道还披露,阿里影业2012及2013年度财务报表中,该公司的可换股债券的财务影响也存在误报。
并且,由于对可换股债券财务影响的误报,阿里影业于2012年12月31日及2013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值将分别减少约1800万港元和增加约2500万港元。
同样的,相应的净利润也发生变化,将分别减少约1400万港元和增加约5100万港元。
因此,阿里影业的相关中国子公司将可能因以上有关延迟缴纳税款事项而需缴付滞纳金。
经考虑上述调查结果,阿里影业目前的董事会认为上述误报主要是因为该集团在前管理层管理下的业务和会计实务,以及内部监控薄弱所引致。
“当中并无涉及任何欺诈迹象,董事会将采取进一步行动以改进此方面的内部监控环境。”阿里影业管理层如是表态,“该等误报均将在阿里影业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中期财务报表中作出反映及调整,因此不会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持续影响。”
重新采纳会计政策
显然,刚进行了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重组的阿里影业,在遇到“在过往期间可能存在不恰当财务处理”行为后,也开始考虑要做出相应改变。
公告显示,阿里影业决定重新评估其对该等政府补助会计政策的应用,并将于2014年1月1日起采纳与阿里巴巴集团保持一致的会计政策。
与此同时,阿里影业还明确表态,将会接纳普华永道的税务团队建议,于2015年6月底前清缴在调查中确认为尚未处理的应缴税款。
此外,将于2015年初设立税务规划团队、内部监控/内部审计部门,而这些部门将与阿里影业的法务团队配合,以因应阿里影业的未来业务安排及架构设计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阿里影业的内部监控程序。
阿里影业称,变更将追溯适用于阿里影业的财务报表。
虽然及时作出会计制度的变更,但阿里影业依旧要面临因会计政策的变更带来的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减值。
经计算,倘若会计制度发生变更,阿里影业2012年12月31日及2013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将分别减少约2500万港元和约3100万港元,净利润也将分别减少约1800万港元和约500万港元。
阿里影业还需要在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就若干应收账款、电影和电视剧版权、预付账款和对一家关联公司的投资,预计合计计提约2.57亿港元至3.23亿港元的减值准备。
但是,这样的减值还没有结束。
据普华永道透露,阿里影业还必须就曾发行的认股权证公允值出现的重大变动,预设约6700万港元的亏损。
王健林、投行、散客 万达香港IPO决战的三张牌
2014-12-09 23:44
阿里影业公告多项税务误报 新会计制度下面临减值
2014-12-09 23:43
清水湾之战 碧桂园与雅居乐旅游地产的贴身肉搏
2014-12-09 23:03
险资的地产情结 安邦三度举牌“香饽饽”金融街
2014-12-09 22:15
前11月销售400亿 招商地产达标难度大
2014-12-09 22:12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