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为何突然减息?

观点网

2014-12-08 11:28

  • 真正的病源是之前投资过度,以致产能过剩,供应过多,因而销售困难,资金没法回笼,经营者才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

    真正的病源是之前投资过度,以致产能过剩,供应过多,因而销售困难,资金没法回笼,经营者才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

    施永青 11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减息。贷息减0.4厘,存息减0.25厘。这种不对称的做法,分明是想鼓励人民借钱去投资及消费,有明显的救市味道。

    其实,中国经济去年已无法保八,并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当时,市场已预期中国政府迟早会减息及降低存款储备金的比率。但中国政府的态度非常强硬,坚决否定会这样做。所以今次突然减息,市场有点措手不及。

    这种做法虽然透明度低了一点,但可杜绝炒家浑水摸鱼的机会。此外,若是消息过早外传,市场亦会及早做出回应,影响消息公布时的强烈效果。然而,今次突如其来的动作,能否很快可以扭转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局面,尚有待观察。

    资金不足,只是中国经济的病征,而不是病源。真正的病源是之前投资过度,以致产能过剩,供应过多,因而销售困难,资金没法回笼,经营者才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今次减息,无疑可减轻这些资金不足的公司的困难,令他们短期里不至破产,可以继续经营下去。

    减息虽可解这类公司的燃眉之急,避免出现公司倒闭后的恶性循环;但亦可以令犯错的公司把不当的投资继续错下去。让这类项目苟延残喘,不如逼投资者及早壮士断臂。

    再者,用银行的贷款去挽救失误的投资者,实质上起着把风险转嫁给普罗大众的作用。银行的钱来自普罗大众的存款,不应随便借给投资失误的公司,否则本来应由公司股东自己承担的责任,变成要无辜的存户来承担。这对普罗大众不公平。中国政府一再压后减息的时间,相信亦有这种考虑。

    其实,若是为了挽救某些经营出现困难的公司,根本无需要全面减息,之前,人民银行不断拨出资金,有针对性地推行定准放贷,只是效果未算明显。为了避免针对性的放贷缺乏普及性,所以人民银行才作出全面减息的决定。

    不过,人民银行今次的决定,还可能是对日本及欧盟的货币政策的一种回应。日本与欧盟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但由于日本与欧盟都在不断量宽,导致日圆与欧元都倾向贬值,这会令当地的人更没有能力买中国产品。为了保持中国产品在当地的竞争能力,人民币必须同步贬值。人民银行有可能想透过减息,去推动人民币贬值。

    事实上,11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减息后,本周一人民币汇价就急挫,一度急跌超过200个点子。相信,人民币在未来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也不可能恢复之前一样的升势。港人做人民币存款,今后很难再“财息兼收”。

    施永青 中原集团创始人、中原集团董事兼AM730主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施永青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