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郭建平:恒亿继续多元化

来源: [ 2014.9月刊 ]      时间: 14-09-22 15:20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往多元化方向发展,才不会受单个行业的影响。”

  和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一样,来自福建的恒亿集团最初也不是做地产起家。

  恒亿集团董事局主席郭建平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回忆称:“恒亿最早从建筑起家,在1992年开始介入地产。随着企业的发展,恒亿集团大概1998年左右成立了投资部门,开始介入矿业、资本以及航运码头。2007年的时候,恒亿又开始了国际范围内的文化产业,之后又发展了电商。”

  地产板块大概占集团的三分之一,到了这样的规模,恒亿也在思考转型的问题。

  “之前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专注做地产,最后觉得,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是要几条腿来走路的,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才不会受单个行业的影响。”

  “在低潮的时候要逆势而上。”郭建平显得雄心勃勃:“这时候有些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链等问题陷入了危机,恒亿就可以出来并购一些企业,这算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恒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建平先生的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恒亿集团怎样开始涉足房地产?现在房地产占公司的销售大概是多少?

  郭建平:恒亿集团今年56周年,最早从建筑起家,在1992年开始介入地产。随着企业的发展,恒亿集团一直在不断创新,大概1998年左右成立了投资部门,开始介入矿业、资本以及航运码头。2007年的时候,恒亿又开始进入文化产业,之后又发展了电商。

  所以恒亿集团业务主要有五个板块,包括建筑板块、转型为城市运营商的地产板块、金融投资为主的投资板块、电商企业以及快艇产业,地产板块大概占集团的三分之一。

  观点新媒体:恒亿会不会加大地产方面的发展?

  郭建平:之前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专注做地产,最后觉得,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是要几条腿来走路的,往多元化方向发展,才不会受单个行业的影响。

  恒亿的资本还是很雄厚的,在低潮的时候要逆势而上。这时候有些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链等问题陷入了危机,恒亿就可以出来并购收购一些企业,这算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观点新媒体:恒亿今年有没有计划在厦门拿地?

  郭建平:因为福建市场主要在福州和厦门,政府经营这两个城市时,会根据市场需求来供应土地,不像其他地市,由于财政体制的关系,供应土地相对比较盲目,从而造成了供过于求。

  每个企业的玩法不一样,恒亿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研发,在投资战略上首先是选准方向,这也是一些央企上市公司都无法比拟的。

  这一轮在发展海西的时候,国家给了海西特殊的政策,让福建经济要赶超台北。福建在房价等方面都是比较低的,跟上海、跟广东比差距还很大。

  从国家大战略也好,地产发展角度也好,会迎来新的发展。

  观点新媒体:公司在并购方面有没有明确的项目?

  郭建平:在研发转型的产业里面,恒亿选择了商业地产、文化地产、旅游地产等项目。首选是文化产业地产。

  很多人没有搞清楚文化事业跟文化产业,恒亿是两个并行,因为文化事业需要靠文化产业来推动、输血。

  比如说恒亿九月份要落地的儿童体验式项目,可以给儿童启发性、教育性的作用。

  同时,恒亿的产业是轻资产,可以复制。输出品牌和运营管理的时候,就可以很快上市。输出的品牌运营管理,比地产的市值还高,这就是恒亿的方向。

  观点新媒体:有没有具体的上市时间表?

  郭建平:恒亿集团计划在明年年初上市,会陆陆续续把五个板块的产业上市。首选IPO上市的地点,有些在香港,有些在国内A股。

  观点新媒体:恒亿商业地产定位以及模式是怎样的?

  郭建平:恒亿在厦门打造的梦工厂,改变了原有传统方式,结合了O2O形式,吸引了很多摄影婚纱店进驻,在这里面可以完成他们所有关于婚纱的设想。这个项目影响不单是厦门,辐射范围包括厦门周边城市。

  整个系统里都是体验业态,从B2B到B2C再到O2O是一个趋势,除了线上跟线下互动,这个才有用。

  观点新媒体: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主题是“下行通道中的房地产”,您对此是什么看法?

  郭建平:所有的政策对地产商都影响不大,今年主要是钱荒。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还在加大投入,到目前为止产生泡沫,人民币也在贬值。对于投资者来说,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复苏,撤走了大量的资金,所以造成了钱荒。

  最主要是解决钱的问题,顶不住的企业就可能资金链断裂。限贷是一个办法,但是地方政府解决不了的,银行不会听地方政府的,这只能是缓解。因为政策是多方面的因素,就像结构转型等多方面的因素。政府引导是一方面,企业自身转变观念是一方面。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