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博鳌“大佬”侃楼市
来源: [ 深圳晚报 ] 时间: 14-08-20 18:24
评论
8月6日至9日,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以“下行通道中的房地产”为主题,论坛邀请了全国知名的研究专家、开发商齐聚海南博鳌,就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展开热烈讨论。正如论坛主办方称为“放在火炉上烤的论坛”,本次论坛嘉宾观点碰撞,火花四射,看头十足。
焦点1 楼市真的进入下行通道?
上半年,全国楼市进入调整期,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以价走量;购房者观望情绪弥漫,成交量不尽人意;银行贷款不放松,买卖双方对楼市信心不足……如此事实面前,本届博鳌房地产论坛主题也就定为——“下行通道中的房地产”。可是房地产真的是下行了吗?这种状态会持续多久?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大佬”观点针锋相对。
赞成派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短期看确实在下行
短期(1~2年内)这个市场肯定是在调整,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还会朝着这种态势运行。但是从中长期来说,我不认为现在就是一个拐点。当然所谓崩溃论更是无稽之谈。未来房地产可能还是在波动当中,但是走平的市场,这种也是完全合理的。说到长期,无论是从城镇化问题还是人均收入、房地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几个方面还看不到这些因素迅速走弱,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很大的调整。在这样的状态下,说中长期的趋势已经改变,不能说出现了下行的态势。
韩世同 (寒桐(广州)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无外力刺激 下行在所难免
从整体上看,全国楼市确实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下行期。但是这个下行,在不同城市又有不同的表现,又要区分一二三线城市,分化来看就是二三线城市表现为全面下降,而一线城市则是成交量萎缩。从目前来看,很多城市都放松了限购,但是现在市场价格是重要的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无大的外力刺激,房地产楼市下行在所难免。
中立派
顾云昌(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副主任):对下行的定义不同 会得出不同结论
对下行的认识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在中国经济下行大家都承认。如果中国的经济从10%的增长变成7.5%的增长就是下行,那么房地产肯定是下行。今年上半年,一个是卖地的面积下降了,第二是新开工的面积下降了,第三个是销售的面积下降,这些主要的指标都是下降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房地产上半年肯定是和去年有很大差距。
陈启宗(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房地产必须看长期
现在短线是比较平稳的局面。关键看政府能不能把短线的平稳变成长线的平稳,这就非常重要。要是能够保持长线的平稳,跟着GDP走,就是中国楼市的大势,跟着中国经济走。
贾康(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说分化比说下行好
光说下行通道容易简单化,要讲市场分化全面一点,在总的态势上来说,跟前面那几年显然是有阶段性的区别。我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的新调整,也是进一步让全民一起来认识市场经济中的房地产市场和进一步抓住这个契机,把过去不得已的一些行政手段淡化掉,加快培育跟市场对接经济手段为主的框架,这是一个契机。所以我倾向于将盘整、调整、市场分化,而不是简单的说是下行,下行通道是一个长期拐点,这个观点容易引起误导。
反对派
任志强(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是平行通道
下行通道的观点都是媒体弄的,我们还没来得及说,媒体就说了一大堆下行通道。我不太赞成用下行通道,从整个房地产业的角度来说,保障性住房加上非保障性住房,总体量是上升的,没有任何数据可以证明现在是下行的。
到目前为止,从总量上或者从总需求来看,我们还看不出是下行的趋势。但是就指标本身来看,一部分是下降的,一部分是上升的,投资还是增的,从短期一两个月的数字来证明是已经进入下行通道,证据不够充分,所以我不认为是下行通道。
陈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中国房地产没有进入下行通道
我强烈不认同这个下行通道。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住房是人们消费需求弹性最高的一个指向,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才刚刚拉开帷幕,走过初期;中国城市的地下市政管网、基础设置改造也才刚刚拉开帷幕;老百姓的利益诉求正在从提高收入向提高收入与私人财富的累积并重阶段过渡,在这些过程中,说中国房地产产业需要拯救,我不明白。
刘晓光(首创集团董事长、首创置业董事长):我不认同下行通道这个说法
所谓下行通道,长期陡降式的下行是引导性的说法,跟媒体在今年年初大规模拐点论性质是一样的。房地产可能进入了新的常态,有一些周期性的调整,也有一些分化。我们的100个城市中间应该有30个城市放开限购了,很多价格比较高的城市放开以后,相信价格和量是会上升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下行通道已经成立了。
焦点2 市场化主导的楼市会怎样?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房地产市场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金融政策、货币政策,行政化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走势。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今年的博鳌房地产,不少房地产大佬们纷纷强调要让“市场的归市场,政策的归政策”。
在论坛中,陈淮三次用“不明白”发问中国楼市现状,并认为现在楼市需要的不是拯救,需要拯救的是政策,“中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政策体系是严重滞后,对客观规律的主动把握严重不足。”陈淮总结道,如果我们在今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不能够把握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脉搏,那么我们永远不能够在这个市场经济里头成为一个主动改变者。
相对于陈淮,开发商大佬们对“让市场调控市场”的呼吁就显得更加紧迫,据记者统计,在论坛中几乎每一位开发商在谈到未来楼市怎么发展的时候,都特别强调让“政策的手松回来,市场的手放出去。”任志强更是表示,““非市场化解决市场问题都是错误的”。
大佬观点
●任志强(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如果政府在拼命地用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来撑这个市场,这就不叫市场。只要是非市场化的手段,不管你用它解决房价的问题还是别的什么问题,都是错误的。
●贾康(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对市场进行不同细化,要学习市场和适应市场、尊重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
●朱中一(中国房地产协会名誉副会长):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首先要研究并遵循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使供需的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趋向价值,并通过优胜劣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潘军(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减少行政干预,过多的干预不利于市场的发展,现在就是要让整个行业恢复正常。
焦点3 未来楼市怎么走?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下半年继续调整,部分数据可能更低
短期确实是在调整,这种调整在未来的态势,随着刚需的释放、政策的松动和股市的运行,楼市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最终形成一个平衡点,这个时候短期的调整可能差不多就结束了。
顾云昌(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副主任):明年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房价下行现在是一个事实,行业调整正在进行,这些调整比过去都要深刻,所以我认为这次调整是一个深度的调整。现在楼市不会崩盘,也不能崩盘,至于年底会不会见底,我觉得很难说。明年即使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黎振伟(世联行首席技术官):下半年楼市还是“往下走”
下半年全国楼市的发展还是往下走的,从目前市场的交易情况来看,下半年的数据也不会太好。每一次市场的调整期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08年是用了16个月,2011年用了12个月,今年才过了5个月,调整期会很长的,不会这么快。今年这种趋势还是会继续。现在楼市中,房地产市场应该回归本源。该自用自用,该保障保障,人们也应该由最初的关心政策,要逐渐转型为关心市场,关心企业。
悦都热销的信号 保利置业深圳慢行八年寻求转折
2015-06-07 23:13
三湘股份的演艺钱袋子 全股本收购张艺谋“印象系列”
2015-06-07 23:00
傍上大金主平安 滨江获投百亿合作后的康庄大道
2015-06-07 22:53
首5月销售76亿 旭辉借道低成本融资近45亿港元
2015-06-07 22:52
深圳控股配股筹资27亿港元 前5月销售超出预期
2015-06-07 22:49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