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围猎金地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4-06-09 19:25

当险资首次增持时,谁也想不到金地会被生命人寿、安邦保险两大机构围猎。

近段时间来,金地上头条的几率大幅增加,或许是关注度太高,让其取消了2013全年业绩会。

4月27日,金地发布2013年年报,全年住宅业务实现销售金额450.4亿元,同比增长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9亿元,同比下降2.92%。虽然去年销售同比有所增长,但进入2014年,相关券商还是认为,金地今年推货量较大,面临的市场压力依然存在。

“杭州、浙江的市场确实面临销售压力,浙江东南区的一些项目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适应市场。”金地内部人士如此称。

对于净利下降的原因,上述金地内部人士表示,主要受制于项目结转及产品类型等因素影响。4月28日,金地股票停牌一天,缘由是股价大涨,2014年4月23日、24日、25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不过,此次金地股票大涨并不是业绩向好,而是来自险资大手笔增持。

当险资首次增持金地时,谁也想不到金地会被生命人寿、安邦保险两大机构围猎。根据金地4月25日披露的信息显示,自2013年1月首度增持至今,生命人寿累计持有金地集团的股份已经达约110976万股,合计占总股本的24.8186%,为金地第一大股东。

就在外界猜测生命人寿的进一步动作时,安邦保险也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累计持有金地44715万股股份,占金地总股本的10%。

而截至4月23日,安邦保险旗下的安邦人寿和安邦财险合计持有金地股份数达67072万股,占总股本的15%,为金地第二大股东。

对于两家险资机构的增持,相关分析认为,在股价高涨后仍大手笔购入金地股份代价不菲,所以生命人寿、安邦保险或也不是只想扮演财务投资角色。

在两险资机构先后增持后,金地多次表示,新股东看好公司而入股,金地的战略和经营策略不会有巨大变化,仍会安心做好现有工作。

不过,根据《证券法》第八十八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

份的要约。相关分析师指出,作为一家上市企业而言,随着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的步步紧逼,持股比例直追上市公司30%全面要约收购红线后,以凌克为船长的金地大船,或将面临“改朝换代”,即重组董事会的境地。

上述分析师续称,若金地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真的持股达30%,根据相关规定,在金地公司章程没有做出限定的情况下,生命人寿即可对金地董事会进行重组。但值得一提的是,金地董事长凌克早前曾强调,作为一个股东结构较分散的上市企业,有必要从制度上防止恶意收购。

因此,在金地现有的公司章程中已做出相关规定。根据金地董事会章程第八十二条中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且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股东、上届董事会五名以上董事可联名提名下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如此一来,在现有的金地董事会章程规定下,生命人寿若想取得最终管理权,仍需在现有董事会章程制约下慢慢进行。早前4月8日,金地也适时的公告了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名单,其中9位董事候选人中,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已分别占有一席。

另外,上述分析师也补充指,如果生命人寿完成30%全面要约收购,生命人寿可提起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去改变董事会章程,但在特别股东大会现场,需有三分之二的股东表决通过。

即便金地“船长”凌克早有预见,已制定严密的公司章程防“野蛮人”入侵,但生命人寿与安邦保险来势汹汹已是定局。曾经被誉为A股四大地产龙头之一的金地,如今处于一线房企被围猎之列也是事实。

在凌克、黄俊灿为首的金地管理层带领下,金地虽然发展较为平缓,但行事稳健,一直在按自己既定的路线发展。然而,金地一直以来股权都较为分散,此前第一大股东为福田投资,其余股东多为基金管理公司,而这一情况或也为险资的增持埋下了伏笔。(文/陈业)

审校:劳蓉蓉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