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吐槽”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4-04-04 17:01

在2010年成功拿地之前,华远地产已连续7年在北京土地市场上没有拿到地。

跟任总在地产行业的话语权相比,华远地产的业绩在今天千亿时代确实显得过于平淡。

2月17日,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3年度业绩快报。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7.29亿元,同比增长53.57%。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6亿元,同比增长21.21%。

公告表示,公司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与利润均较上年有一定幅度增长,主要因为公司已销售的房地产项目在年内竣工交付并且结转收入增长所致。

此外,公司报告期总资产较上年增长34.76%,主要因为公司房地产开发规模扩大,新增开发项目以及销售回款增长和实现利润增长所致。

根据中信建设此前一份研报中的表述,2013年,华远地产主要结算项目是西安君城和海蓝城,长沙项目也贡献部分业绩,但由于北京保障房项目进入结算,因此整体毛利率将会走低。

早在华远地产公布2012年全年业绩之时任志强已经称,将2013年销售额增长率目标设定为20%,而其2012年完成销售签约额为56.2亿元。如果按照华远自身设定的目标,即2013年达到67亿元的销售签约额。

对此,有熟悉华远的分析人士指出,该公司去年的营收跟净利都比较符合市场预期,预计去年华远销售在60亿元左右。

对于华远今年的发展情况,上述人士透露,由于2013年的基数小,所以还需要多观察,但是其一直有冲百亿的目标。

实际上,在看好销售的情况下,华远地产业绩爬坡中也显露出自身的雄心。2013年12月初,华远地产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2013年度资金情况及项目拓展实际需要,公司董事会决定调整公司2013年度房地产开发直接投资总额至90亿元。

调整后,华远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相比2012年的46亿元几乎翻番。

诚如华远2013年的业绩,虽营收跟净利同比有大幅增长,但也还是无法否认基数过小、增长规模有限的现状。不过,任志强自己就认为,土地的获取是制约华远地产成长的掣肘之一。

就在此次业绩快报公布前5天,任志强亦因为北京国土局坚持不认经公证的身份证复印件,导致华远无缘报名参加当天的土地竞买而连发5条微博吐槽。

事实上,华远在拿地的道路上并不缺乏“心酸的故事”。2010年,华远地产在京5次拿地都以失败告终,当时任志强曾直言“我们无法承受这样的天价,只好承认自己的无能”。后来于当年的11月24日,终于以总价17.8亿元获得一宗京城地块。

追溯华远再上一次在京拿地,是土地招拍挂改革之前的2003年7月。也就是,在2010年成功拿地之前,华远地产已连续7年在北京土地市场上没有拿到地。

不过,在2013年,华远地产一改以往的疲软。先后拿下通州梨园、密云新城、大兴孙村以及门头沟新城四幅北京地块,总价达48.41亿元。

只是去年的土储要转化成业绩,仍需一两年的周期。所以,从业绩表现来看,华远近几年增长幅度有限,正是反映了近几年拿地不顺利的现状。

对于去年的补仓行为,任志强此前曾表示,2013年华远拿地已经超标,但是因为以前的土地储备太少,再不拿地就没有活干了。

发稿:见习编辑何缘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