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不仅仅是一个开发商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4-04-04 16:54

“未来花样年的房地产业务比重会愈来愈少,会集中发展其他轻资产业务。”

“在这里我也提醒大家关注一下,2014年我们更希望大家称我们是社区服务运营商,而不仅仅是一个开发商。”

在3月18日的花样年2013年年度业绩会上,花样年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潘军多次呼吁媒体,希望今后能冠以花样年社区服务运营商头衔,而非开发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花样年社区服务运营业务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旗下彩生活社区服务平台,而花样年也一直在推进彩生活拆分上市的工作。

当天业绩会上潘军也明确透露,关于彩生活的分拆,花样年正在进行当中,一切都在按既定的步骤进行,且对于今年完成彩生活分拆上市非常有信心。

同时,花样年首席财务官林锦堂也补充指出,集团的物业经营收入中有70%来自彩生活,而彩生活利润率较房地产高一倍。

另就拆分彩生活对花样年财务数据会否有影响,林锦堂明确回应称,彩生活分拆上市和花样年的负债没有关系。

林锦堂同时补充表示,从长远来说,花样年处于转型期,从重资产变成轻资产,但现在花样年的土地储备已经足够未来几年的增长,所以花样年的负债率预期也会从91%一直往下走,未来花样年的负债水平会维持在70%到80%比较健康的水平。

于业绩会上,潘军还透露,花样年2014年的销售目标为150亿元,全年推盘节奏为上半年占三成,下半年占七成。其中,于上半年会在二季度推出一些新的货量,同时还有一些商业性物业也在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推进销售。

至于早前市场传闻多地降价消息,会否给花样年旗下楼盘销售造成压力,潘军认为杭州出现的现象是个案,花样年不会遇到该类问题。

“现在我们看到一些中小型地产商遇到了信托付款到期的压力,他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但是一二线城市并没有出现大的雪崩式市场反转。对于我们来讲,我们的城市分布,产品结构各方面都是比较健康的,所以对于大幅降价这样的一个信号我们是不会遇到的”。

以下为花样年2013年度业绩会实录:

现场提问:今年的销售目标是多少?花样年分拆彩生活进度怎么样?为什么去年下半年用超过10%的现金做股份回购?

潘军:第一个,我们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50亿,在去年的基础上希望能够有50%的增长。

第二个,关于彩生活的分拆,我们正在进行当中,一切都在按既定的步骤在进行。当然因为管理条例的限制,我无法给你明确的回答,但是一旦有相关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给媒体一个明确的回复。

第三个,我们去年的回购基于两点:第一,我们认为当时的价值是被低估的,而且现金也比较充裕;第二,当时我们准备要收购TCL地产,因为债券有规定,必须大股东不能低于50%的控股权,所以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回购。

  现场提问:今年的目标是150亿,信心来自于哪里?

潘军:去年也面临这个问题,这也是管理层认为有问题的地方,我们的推盘节奏没有调过来。因为2011、2012年有比较多的商业物业和写字楼,这部分在去年去化是慢的,所以去年我们大量优质项目都在年底四季度推出来,才实现了全年100亿的销售。因此,今年150亿的目标,有两个安排,第一,在推盘节奏上面安排的是三七比例;第二,今年二季度会有一些新的货量推出,还有一些商业性物业现在也在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推进。

总体来说,推货量上半年是30%,下半年是70%。我们第一季度量很小,上半年密集的推盘区间大部分是四月底开始到六月份,下半年大概从八、九、十月份会有大量楼盘推出。

现场提问:刚才有谈到分拆上市的问题,目标是今年能够成功吗?如果不可以,会不会继续影响到负债率?现在有没有信托的贷款,金额是多少?

潘军:我们分拆是获得了联交所的同意,不是不同意,是非常支持,而且我们是有公告的,是联交所同意我们分拆上市的。现在只是在上市申请的过程中双方还在按照程序进展。我们对于今年上市非常有信心,不是说我们有什么重大的变故,没有,只是程序问题。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得到了什么内幕消息,说我们上市他们不批准,我不知道有没有,我得到的信息是没有任何重大的障碍。

林锦堂:我们去年发债之后现在账上没有任何信托贷款,彩生活分拆上市和负债没有关系。2013年底的时候,包括我们在月初发行新股的时候净负债率是91%。从长远来说,我们处于转型期,从重资产变成轻资产,现在的土地储备已经足够未来几年的增长,所以负债率预期也会从91%一直往下走。未来会维持在70%到80%这样比较健康的水平。

现场提问:今年社区服务能够产生多少利润,能不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数据?

林锦堂:因为现在物业分拆出来准备上市,所以具体数字不能说,但是公告里面有提到物业经营的数据,当然里面不全部是彩生活,有部分是其它业务。但里面大概有70%是属于社区服务,而且利润率非常高,比现在房地产的利润率高一倍。这个从数据上可以给一些概念来说明小区经营的情况。现场提问:去年底引入了TCL作为股东,在公司是什么角色?

潘军:TCL在中国家电行业里面排第三,去年销售是850亿。大家都知道TCL原来为什么做房地产,因为在投资的同时有很多政策性的土地,政府会推出来给他们。作为我们的股东,未来可以分享一些优质、便宜的土地;第二个,作为股东来讲,TCL本身是我们的联姻方,联姻方有什么好处呢?诸位都知道,我们必须得做最坏的打算。比如说出现2008年最差的情况,房子没人买了,还要盖怎么办?需要给钱,谁有钱呢?银行不给钱就只能股东出钱。

在最不好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的现金流是比较好的,在双方的约定里面,我们可以成为TCL的一个子公司,TCL的财务公司可以给我们公司分享。

这是最后的一招,我们可以比其他发展商多一个融资渠道,这算一个联姻。TCL是公司的股东,账上有100多亿的现金。在我们最缺钱的时候,银行不给贷,香港资本市场没有钱,信托发不出,房子也卖不出来的时候还有他,还有股东。

有这样一个股东是不是好事?因为TCL可以从银行拿到钱,可以贷给我们,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比其他开发商多了一层安全保障。

现场提问:看到报道说浙江房企欠债35亿的问题,如果有更多的内房企业财务恶化,会不会带来降价的压力?

潘军:2014年,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大的增发年,一二线城市仍然是一个稳固增长的市场,三四线城市面临比较大的去化压力。杭州出现的现象我觉得是个案,现在我们看到一些中小型地产商遇到了信托付款到期的压力,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但是一二线城市并没有出现大的雪崩式市场反转。

对于我们来讲,我们的城市分布、产品结构各方面都是比较健康的,所以大幅降价这样的一个信号我们是不会遇到的。当然,在现在经济面临下滑的同时,我个人认为或会出现行业重组的现象。我们现在做房地产开发不纯粹是为了赚一点开发利润,更重要的是希望给我们后期的服务平台提供客户。

现场提问:市场对于房价下降的预期逐渐加强,会不会在未来推盘的时候提供更多优惠,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潘军:我们更多的优质项目在下半年推出,后续还会推200亿左右的货值,对于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我非常有信心。对于行业其他大的变化来讲,短期内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不同的产品线可能面临着不同的销售压力,对于满足城市主要增长的刚需住宅来讲,这个产品是市场的主导。在个别城市,比如说去年温州、鄂尔多斯,那是没有办法,降了也卖不出去,不是降价的问题,那是城市经济结构出现问题。

今年我们认为会有一些个案出现,包括一些小型地产商因为信托等问题面临倒闭的现象,但是不至于蔓延到全行业。我们要持一个平常心来看,房地产仍然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支柱产业。但是大发展高歌猛进,价格大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分化时代到来。大家更应该多关注主流地产商、主流产品和主流市场。(采访/整理:陈业、李雯露)

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