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下沉三四线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4-04-02 11:40

如今的沃尔玛或许正面临着自1996年进入中国以来为数不多的被动局面。

相比在一二线城市陷入的“关店潮”风波,沃尔玛对三四线城市的重视正逐步提高。

日前,沃尔玛在广东江门举行的项目投资洽谈会上表示,希望未来5年内在广东新增约70家门店,考虑开店地址包括粤西的江门、湛江、茂名、云浮、阳江等19个地、县级城市。

而在2013年10月份,彼时还担任沃尔玛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麦道克曾在北京强调,未来三年将在中国增开110家新店,同时关闭一批业绩不好的门店,占沃尔玛中国门店数量的近9%。

值得注意的是,沃尔玛这一轮新拓店计划中也包含众多三四线城市,如江西新余、湖北天门、广东汕头、浙江武义、河北保定、江苏镇江等,预计2013年将在上述地方开设30家左右新门店。

对于在三四线城市的投资比重逐渐加大,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福澜表示,中小城市新兴消费人群购买力的逐步提高,将为沃尔玛大卖场的设立和发展提供新商机和前景。未来,沃尔玛在中国的关注力将有很大一部分投射在三四线城市。

就此,相关市场分析也指出,在三四线甚至更次级的城市,沃尔玛仍具备相当的品牌号召力,其在品类管理、供应链等系统能力均有一定优势,将资源集中在大量的县镇腹地,可实现低成本扩张,同时赶上当地消费升级的浪潮,不失为商业上的好选择。

但既然是新的商机,那么看好三四线城市零售业前景的也并非沃尔玛一家。

据了解,包括家乐福、乐购、卜蜂莲花等在内的大型国际连锁超市亦纷纷在中国市场推出中型超市、社区店等新业态,同样将目光瞄向了中小型城市。

蜂拥而上必然带来激烈竞争,由此引发的担忧也不在少数,其中最主要的质疑是:以往零售商在一二线城市激烈竞争的局面或将延续到三四线城市,而这个市场能否支撑如此庞大的体量?

此外,相关零售业分析师还指出,三四线城市的一家新店如果要实现全面盈利至少需要2-3年,这虽然是沃尔玛未来的机会,但也是风险所在。

该分析师认为,首先三四线城市购买力不足,同时还必须进行配套的物流体系信息化等建设,这样沃尔玛会负载更多的资产和沉淀成本,但这种巨大的投资在有限的购买力下多长时间能收回也是一个疑问。

在外界看来,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外资连锁零售商纷纷转战三四线城市的背后,是其传统竞争优势的逐步弱化,以及在一二线城市面临的扩张窘境。

就沃尔玛而言,在一二线城市已不再拥有初进国内市场时的光环,正回归平价超市的本色,盈利能力也逐步减弱。2013年以来,沃尔玛关闭的门店多数在上海、深圳、无锡等一二线城市。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沃尔玛早期的网点已遍布国内一二线城市,其中多数店铺的租约将陆续到期,随着国内商业地产的连续增值,倘若续约将承担高额的租金。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国内商业地产的增值速度,沃尔玛也有意试水商业地产。

据相关媒体报道,沃尔玛在华的购物中心投资开发项目年前已正式启动,两到三年的开发周期内,以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为主力店的首批沃尔玛购物中心有望亮相。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购物中心或许能够突破沃尔玛以往单一大卖场的模式瓶颈,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分析认为,沃尔玛已经错过了在中国一二线城市进行土地扩张的最好时机,仅凭借大卖场的单一优势获取土地已经略显困难,而三四线城市由于整体市场有限,商业地产前景堪忧,这和沃尔玛门店三四线扩张面临类似的问题。(文/彭飞)

审校:徐耀辉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