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刷微博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3-09-30 16:57

在中国知名经济及金融人士中,巴曙松算得上是最喜欢“刷微博”的人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当了一回“预言帝”,提前预测了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7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其中提到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折下限。这意味着,各大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设置贷款利率优惠。

  央行并称,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此消息发布之后,金融界人士的看法当然也成为关注重点。

  随即有人发现,早在5月23日,巴曙松在自己的微博上就写到:“我个人预计,早则下半年,迟则明年,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已经可以看到。”

  翻阅巴曙松的微博,可以看到在最近两个月中,他多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在央行正式宣布该政策之后,巴曙松也连发七则微博阐释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巴曙松称,央行公布利率改革深化的方案,显示金融改革在比较平稳的市场环境下在按照预期的市场化方向推进。从短期来看,当前采取的上述利率改革措施总体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较为轻微,因为即使在原有的下浮30%的贷款浮动区间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也基本在10%以内,且下浮比例也仅为10%左右。

  巴曙松表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更多是中长期的,也更多是结构性的。在中长期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需要更多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

  巴曙松还称,此次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审慎态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影响更为广泛,同时还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制度等的配套,目前这些制度还有待完善和推出。即便如此,存款利率市场化还是有推进空间,例如大幅减少央行直接确定的存款利率种类、放开大额存单利率等。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和分化会成为一个主线,这有利于倒逼商业银行改变趋同的商业模式,寻求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因此总体上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例如,那些成功将客户定位转型到小微企业的商业银行因为具有相对定价能力而未必会出现净利差下降的格局,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关键。”巴曙松指出,就利率市场化影响通常关注对商业银行冲击,但其实更大的挑战指向央行、监管机构及行业自律组织。

  这只是巴曙松利用微博最近一次对某个热点事件发表观点,事实上,在中国知名经济及金融人士中,巴曙松算得上是最喜欢“刷微博”的人之一。

  直到今日,巴曙松在微博上的粉丝有713万之多,发表微博近2万条。

  这2万条微博的内容不全都是讲述金融知识、事件的,巴曙松还会分享他对某部电影的观后感,也会点评一张颇为有趣的图片,还会推荐他自觉不错的书本杂志等。

  通过微博,巴曙松向外界展示的形象变得多角度、生活化了许多。

  当然,金融相关的内容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也因此有陌生人在巴曙松的微博上留言称:“巴老师的微博就是我们普通投资者的科普天地,在这里可以汲取到平时所不能及的知识,感谢。”

  这其实是颇为有趣的对比。巴曙松在出席一些正式活动的时候,大部分给人的印象是严肃严谨、不谈论和专业无关的内容,这与巴曙松通过微博呈现的更生活化、更具人情味、更加幽默风趣的形象相去甚远。

  似乎这样的巴曙松更获得了专业领域以外的普通百姓的关注,这可能也是一桩好事,在不知不觉之间,巴曙松起到了向许多普通人宣传普及金融经济基础知识的作用。

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