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不会退出房地产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3-05-29 15:46

“轻资产模式一定会成为我们的主流模式,但并不是说花样年会放弃房地产。”

  “去年业绩会的时候,感觉压力很大,因为第一季度整体开局销售比较弱。”3月19日,在201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花样年主席潘军以此作为开场白。

  不过,“花样年顶住了压力”,潘军表示,花样年在去年三四季度进行积极营销,实现全年合同销售金额超过80亿元,比预期目标提升了11%。

  2012年年报显示,花样年实现营业收入62.3亿元,较2011年增长11.4%,其中全年的物业开发收入比2011年增加9.1%至58.85亿元。毛利率由2011年的23.92亿元提升至25.2亿元,增幅5.4%,毛利率则维持在40.5%的水平。

  潘军表示,花样年的业务仍旧集中于四大经济区域,即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京津都市圈。

  从去年开始,花样年撤出三四线城市,将业务重点向一二线集中,潘军称,花样年在北京、天津、深圳、成都、南京、苏州进行了相关布局。今年开年进入了上海,下一步可能会进入广州。

  目前花样年的土地储备区域分布情况为珠三角约320万平方米,占比40%;成都区域38%,江浙地区约10%。“我们现在的土地储备平均成本只有700元/平方米。”潘军表示,未来会继续增加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

  花样年首席财务官林锦堂也表示,去年花样年新增土地面积约50多万平方米,土地支出约10亿元。

  潘军还透露,去年花样年新设立了新加坡、东京和洛杉矶办事处,并在新加坡投资了总建筑规模约1.5万平方米的项目。他预计,该项目将在今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投入市场,预计带来约1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

  “2013年,花样年的目标是合同销售金额100亿元,计划新开工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115万平方米。”对于新一年的展望,潘军如述。

  以下为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度业绩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花样年在新加坡的项目计划什么时候投入市场?预计可以带来多少收入?去年花样年买了多少土地?今年的买地计划有什么变化?

  潘军:新加坡项目是我们第一个海外项目,这是一个“拆旧建新”的项目。不出意外的话预计在今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会投入市场。

  项目总建筑规模约为1.5万平方米,预计可以为花样年带来2.5亿新币的销售收入,约10亿人民币。

  因为在新加坡买地可以向银行贷款,所以我们实际上需要支付的金额比较低,整个前期投入不超过4000万新币,对我们的资金基本上没有形成太大压力。

  林锦堂:2012年花样年在成都郫县拿了一块土地,北京青年路拿了一块地。还有去年四季度的时候在深圳蛇口也获得了一块土地。这几块土地总面积约50多万平方米,土地支出大概10亿元。

  2013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100亿元,2014、2015年会继续在一二线城市增加土地储备。在不提高负债率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土地储备有所增长。

  现场提问:有消息说花样年转型退出房地产领域,是否属实?公司关于转型的整体策略是怎样的?

  潘军:这个消息是不准确的。第一,我们不会退出房地产开发市场,这是花样年的一项主营业务,不仅不会退出,而且我们会基于现在服务平台形成的优势继续发展。

  花样年将会进入到比过去更快的速度来提升运营规模,所以今年只是一个起点,我相信明年后年,花样年会给大家带来更惊喜的增长。

  电商方面是“彩生活”这个平台,电商平台由我们的互联网研究中心在进行运营。而且“彩生活”的管理面积在去年已经突破了5000万平方米,今年将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我们认为社区蕴含着极大的潜力,“彩生活”业务也将成为花样年未来一个重要的利益增长点。而电商恰恰实现了线下和线上平台的创新模式,这在行业内是完全创新和领先的模式。目前我们的团队已经组建完毕,并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也获得了一些有效的收益。

  未来电商将会成为花样年旗下“彩生活”社区服务平台的主营业务,相信会给投资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场提问:花样年转型为以社区服务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后,会不会影响集团毛利率水平?

  潘军:轻资产的特点是什么?是毛利率高、净利率更高。花样年的毛利率超过40%,净利率超过14%,这在行业内都是比较高的水平。

  “彩生活”去年的毛利率接近60%,净利率接近30%。

  我们这次转型恰恰是看中了轻资产所带来的优势。相对来说,房地产业务链比较短,对服务标准的要求也比轻资产低,团队价值就没那么大。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三年很多企业投入巨资进入房地产,因为他们认为门槛比较低。

  未来房地产要向专业化、产业化进军,必须拥有更好的管理能力。十六年来,花样年一直着力于打造具有服务理念的房地产企业,所以说我们是社区服务商,而规模也不受控于土地储备的。

  过去十年,花样年从管理一个项目到2012年437个项目,这是房地产开发达不到的速度。从管理5万平方米到管理5000万平方米,十年时间花样年实现了一千倍的增长,这也是传统模式所达不到的。

  未来,轻资产模式一定会成为我们的主流模式,但并不是说花样年会放弃房地产,我们的房地产依然会保持非常高速的增长。

  至于具体的数字,现在很难回答,花样年的理念是“先做后说”。

  现场提问:有没有将“彩生活”分拆上市的计划?去年至今花样年发过两次债,公司的融资成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潘军:我们没有说过“彩生活”要分拆上市,但是“彩生活”的规模是达到了上市公司标准,我相信它未来的发展会给投资者带来非常好的回报。

  林锦堂:2013年1月花样年发过债之后,我们的平均借贷成本大概在9.7%,所以整体来说我们的债务成本并没有很大提升。

  现场提问:花样年在深圳前海新注册的公司主要业务是什么?会不会在前海拿地?前海政府有没有给花样年资金或贷款支持?

  潘军:我们在前海已经正式获得了政府设立公司的批准,未来业务将基于我们物业服务,主要做社区金融领域方面的尝试。现在已经向政府申请小额贷款和相关业务自持,基本上获得批准。我们的团队也准备完毕,计划在今年开始社区方面的实践。

  第二,土地方面,因为前海的土地还没有招拍挂,这需要获得政府批准,不过我们会积极努力的争取在前海拿地。

  第三,花样年不希望政府给予任何特殊资金方面的支持,我们靠能力来获取利润,花样年是依靠市场成长的公司。

  现场提问:除了新加坡项目外,花样年有没有考虑在海外做更多房地产或服务类的项目?

  潘军:我们主要是想吸引美国、日本的一些产品和服务,把这些东西放到国内来。

  比如养老的服务模式、老年人护理药品等,主要以引入为主。海外方面的服务引进我们都在考虑,都有相应团队在跟进。

发稿:张媛娜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