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双岛湾:美丽中国的样板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3-03-26 16:08

双岛湾外环海、内环山、外有岛、内有湾独特滨海资源使其被誉为“中国第一湾、世界名海湾”。

  眼下,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内陆古镇,开发商对于旅游地产彰显出极大的热情,也掀起跑马圈地的热潮。

  在山东烟台和威海之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蓝色海湾——威海双岛湾,这片未开发的海湾无疑是这场旅游地产热潮下的一块净土,也是威海市区仅存的唯一一片环境最美、面积最大、适宜开发建设的“处女地”。

  据威海高区管委会主任谭远国介绍,双岛湾是威海市区的西大门,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将于2014年通车的高铁设有双岛湾站,距威海机场、烟台机场仅40分钟车程。

  双岛湾外环海、内环山、外有岛、内有湾独特滨海资源使其被誉为“中国第一湾、世界名海湾”。

  对于这片区域,威海市委政府将其定位为双岛湾科技城。

  谭远国进一步指出,双岛湾未来将主导发展科教研发和高新科技两大产业,配套发展滨海特色旅游、健康养生两大产业,打造成为以科技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多元复合、产城共融的生态化科技城。

  “双岛湾科技城是一个海在城中央的城市,我们将以建设百年精品城市为目标,将双岛湾科技城打造成为既有苏州水城韵味,又有威尼斯影子的水城、桥城、科技城,使其成为美丽中国的标杆区。”谭远国如此表示。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威海市双岛湾科技城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谭远国先生的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威海双岛湾定位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教业为主的科技城,在这方面,政府是怎么考虑的?

  谭远国:其实,这个地方威海市委市政府保留了多年,否则这里的招商引资早就做满了。对于这个地方如何定位,我们经过了几番的研究,有的提出要打造滨海特色的旅游,有的认为这个地方最适合做生态健康与养生的,威海气候好,养生是最好的地方。但是,这个区域地形较平坦,而现在国际上的竞争就是科技核心能力的竞争,十八大也提出威海要科技创新、创新驱动。

  所以,市委政府认为,未来的发展要注重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利用这里优美的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和科技,搭建最高端的科研平台,产出最高端的科研成果,成为威海转型跨越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把它定位为科技城。

  目前,威海有两大瓶颈问题,一是交通瓶颈,进不来,出不去,成为一个边缘化地区,随着高铁的开通,交通问题全面解决;科技和人才是另一个瓶颈。

  观点新媒体:双岛湾距离威海市中心大概多远?

  谭远国:到威海市中心10公里,也就是10多分钟。双岛湾是威海市区的组成部分,又处于烟台、威海中间,现在威海的旅游人口约2000多万/年,烟台是3000多万/年,预计在高铁开通之后,能够给威海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观点新媒体:目前双岛湾开发进展到哪一步?今年有怎样的开发计划?在招商引资方面政府是怎么考虑的?

  谭远国:整个区域的总体规划是在2012年10月底经过威海市规委会确定的。

  现在我们正在抓紧做控规,做城市设计、道路和桥梁以及海岸线的景观设计。预计会在今年3月底完成这些工作,5月1日正式启动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计划投资20亿,主要打造北部,包括道路、绿化、桥梁、防潮堤的建设,预计在今年年内把这整个区域骨干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同时包括景观。

  我们的总原则是,先配套后招商,把这里打造成适合居住、旅游、休闲的地方。2013-2015年,主要做基础设施,要把骨干基础设施配套建完。之后就进入招商阶段,接下来由开发商打造,政府主要的工作是把配套做好。

  在招商方面,我们坚持的就是的高端,一定是有实力的开发商或投资商。与此同时,招商并非一招就来,得有个提前量,为后期做好基础。等大家详细了解双岛湾之后就会主动来。

  招商引资主要考虑多个方面,除了地产之外,我们也会去科技大会、人才交流大会、旅游的各种会议去招商。

  观点新媒体:对这个区域的发展前景您有怎样的预期?

  谭远国:这个区域最大特点是海在城中,我们将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其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将双岛湾打造成百年的精品城市,建设成水城、桥城、科技城。在这里,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成为高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山海一体的休闲基地。我们有信心把双岛湾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样板区。

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