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林 失色的雅居乐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12-27 10:20
评论
也许连雅居乐主席陈卓林都没有想到,自己会陷入“非礼女秘书”这样一桩麻烦事中。
上半年本欲大肆庆祝20周年的雅居乐,在陈卓林“非礼女秘书”事件爆发之后,似乎再也无任何举行活动的迹象。
对于雅居乐而言,事件已经上升至了公司层面。显然,雅居乐希望低调行事,将外界的注意力从高层身上剥离至公司项目的打造前。但从目前来看,似乎还难以达成。
主席“非礼门”
11月13日晚,雅居乐在发布的一则贷款公告后面特意提及,雅居乐及其附属公司订立了五份修订协议,以修订2012年5月2日、2012年3月6日、2011年7月14日、2011年6月16日、2010年9月9日及2010年9月8日的公告所提及的信贷协议条款。
上述五份信贷协议原本规定,倘若陈卓林停止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便将产生违约事项。修订后的条款为,倘陈卓林先生不再或停止担任董事会主席及于停止担任主席的十五个营业日内,他本人并未由陆倩芳女士、陈卓贤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或由陆倩芳女士及陈卓贤先生担任董事会联席主席,将产生违约事件。
雅居乐通告指出,上述协议修订,是分别与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订立,总共有5份信贷协议,但未有透露涉及的贷款金额及年期。
显然,雅居乐修改五份信贷协议将违约条件进行调整,与今年8月陈卓林“主席非礼门”事件相关。
今年8月23日,香港媒体披露,陈卓林的一名秘书向警方报案,称其受到陈卓林非礼。8月30日,雅居乐发布公告称,主席陈卓林涉嫌非礼被香港警方拘留并已经保释外出,并称事件不影响集团正常营运。
但市场迅速对此作出反应,星展随即发表报告指,如果主席陈卓林辞任,雅居乐或令部分银行贷款违约。《彭博》亦引述雅居乐资本市场副主管透露,若主席离任,将影响集团5项离岸贷款,共涉7亿美元。
据悉,雅居乐57%的贷款带有附加条款,要求由陈卓林家族持有的信托基金(受益人包括陈卓林、陈卓贤、陆倩芳、陈卓雄、陈卓喜及陈卓南)必须持有雅居乐超过50%的股份,目前这一数字是63%。
瑞信报告则指出,其中40亿人民币的离岸贷款还有一个附加条款,即要求陈卓林仍然是雅居乐的主席。
不过,彼时瑞信曾引述雅居乐管理层表示,倘若陈卓林被判有罪,集团仍可向港交所发出要求,以证明其可继续出任主席,而过去港交所亦未曾拒绝同类的申请。此外,雅居乐亦透露董事局已成立一决策组,将由陈卓林、副主席陈卓贤及陆倩芳三名董事负责管理集团日常营运。
事实上,在券商指出雅居乐面临40亿元的违约风险之后,雅居乐方面仍然强调,在融资条款上要求陈卓林担任主席的只有合计约40亿人民币的贷款,金额并不像外界所传的(不止40亿)那么大。即使真的出现违约,那么雅居乐也只需提前还款,以雅居乐中报所公布的现金情况,公司是有能力负担此金额的。
上述人士称,雅居乐已与银行方面进行了各种沟通,也做好了各种可能性的准备,因此相信不会有太大问题。
而此次信贷协议条款的修订,相信就是雅居乐与银行沟通的结果。
对于本次协议条款修订,国泰君安地产分析师余立峰称,雅居乐此举应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那么陈卓林万一真的离任主席一职,公司就会有风险。
显然,雅居乐正在努力降低陈卓林事件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然而,有明确数字和条款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沟通与修正进行预防,但雅居乐的公司声誉及品牌形象等无形资产,或许就不是那么简单能修复得了的。
家族式压力
作为公司创始人与领导者,并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雅居乐主席陈卓林的行为对公司负面影响已经显现,特别是作为一个上市企业,不可能“不对集团日常业务与运作造成影响”。
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陈卓林非礼女秘书”将成为雅居乐无法摆脱的关联事件,可以想象陈卓林的八卦绯闻将取代雅居乐公司及项目的部分关注度。
这并非雅居乐所愿意见到的,但却是其无法改变的。毕竟,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时代,明星富豪们的私人生活、绯闻情事甚至是丑闻都会成为舆论的头条。
当然,与最近王石出演的“为爱离婚”相比,陈卓林的事件显得并不那么“浪漫”,至少王石的离婚在一番美丽包装之下,说不准还能成为一则动人的爱情故事。另一方面,王石的“前妻”并未在万科工作,因此事件对万科影响并不严重。
而陈卓林的夫人则是和其一起创业,打造出了雅居乐这家知名企业,目前也在公司位居高层,手握实权,如果真的闹到离婚这一步,就不仅仅是私事了。
这样的事件不仅有先例,也有现例。
在财经圈,婚姻瓦解,不但要付出高额财产分割的代价,两个人一手创建的公司也难免受到影响。2005年,三一集团四大创始人之一袁金华离婚付出了市值24亿元的三一集团股份;2010年,土豆网创始人王微离婚,直接影响了土豆网赴美上市进程;而私募大佬王功权2011年在微博上高调私奔,经过42天才回到妻儿身边,在这段时间里,他一手创办的鼎晖创投管理的基金面临“地震”。如果王功权作为关键合伙人离职,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要求清盘。在地产界,龙湖地产主席吴亚军的离婚事件,更是直接而且现实的案例。
11月20日,龙湖地产公布,主席吴亚军与丈夫蔡奎已经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因为离婚,双方共同持有龙湖地产逾70%权益亦一分为二,分别持有45.4%及30.2%。龙湖地产11月19日收报14.3港元,市值776亿港元。蔡奎持有龙湖15.62亿股权,相当于200多亿港元市值。
龙湖地产强调,二人已就未来继续保持一致行动,维护公司权益达成共识。而且,自上市时起,吴亚军和蔡奎的股权一直分属两个信托持有,蔡奎亦从未在公司担任职务,故此事不涉及股权变动,亦对公司运营没有影响。
是否真的“没有影响”还有待观察,但不容否认的是,在现代化职业经理人制度还不太完善的中国,家族式企业的利弊也非常分明:一方面向心力强;另一方面,家族举动和公司形象挂上了等号,创始人及家人的言行会给企业带来无法计算的影响。
更何况,雅居乐陈氏家族五兄弟及其妻子皆在公司工作,家族对公司的品牌作用力更会成倍扩大。
失色的2012
现年49岁的陈卓林,是雅居乐的创办人,自2005年8月起担任集团主席及执行董事。陈卓林太太陆倩芳比他年长一岁,同样自2005年起担任雅居乐的副主席兼联席总裁及执行董事。陈卓林与陆倩芳现共持有雅居乐约63.58%股权。
资料显示,陈卓林与陆倩芳夫妇同是雅居乐创始人,拥有19年房地产开发及相关业务从业经验。陈卓林则负责为集团制定发展策略、作出投资项目决策、决定营运和整体业务管理方向、制定集团年度目标,以及维持与股东之间的关系。
陈卓林家族在广东中山起家,为当地名门望族。业界盛传,陈卓林一家1985年在中山操刀家私制造,奠定了资本积累后,1992年开始涉足地产业,在中山相继开发雅居乐花园、中山雍景园等。鼎盛时期,雅居乐甚至占据了中山房地产市场70%的份额。
雅居乐2002年进入广州,一年同开四大楼盘,曾是广州地产史上的一大壮举。到2010年,广州成为雅居乐最重要的市场,年销售额占据集团总销售额三分之一强。
2006年,雅居乐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首发募集资金近31.52亿港元。与此同时,陈卓林作出了一项对企业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进军旅游地产,圈下海南清水湾万亩土地,并通过此后的精妙运作奠定了雅居乐以及陈家兄弟在国内开发巨头中的江湖地位。
在清水湾,雅居乐的购地成本约为300元/平方米,但公司转手以53亿的总价向摩根士丹利出售海南清水湾项目30%股权,折合地价为1800元/平方米。
此后三年时间内,海南清水湾售价不断攀升,到2010年的平均销售价格高达2万元/平方米,雅居乐也在这个项目上获得超过300亿的销售收入。
到了2012年,雅居乐的日子并不太好过,除了主席“非礼”事件之外,其主业的经营也称不上太好,只能算勉强过关。
按照雅居乐11月7日公告显示,10月份录得合约销售金额约31.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34.7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每平方米8957元。而2012年1-10月份雅居乐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238.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8.9%,仅完成全年销售目标76.9%。
11月14日,瑞银于报告中表示,雅居乐原本计划于9、10月份推出的项目延期,预计在未来数月,雅居乐将推出更多的项目。但如果要达到全年销售目标,11、12月的月均销售额必须达40.8亿元,难度相当高。
此外,雅居乐去年及今年新购项目不多,只占其明年销售资源约24%。据此推测,明年未必有足够灵活度按市况推出不同档次楼盘,或对明年销情有影响。
孙宏斌再次充当白武士 融创出手搭救雨润的几个为什么?
2015-09-09
任正非的地产图谱 华为百万土储东莞再添宅地
2015-09-08
恒地320亿港元暗售8物业 李兆基楼市股海续演高沽低渣
2015-09-08
越秀房托出穗入沪寻金 宏嘉大厦更名背后五年收购
2015-09-08
状元到探花 劲敌滨江万科强逼下绿城杭州“保卫战”
2015-09-08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