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 偶像的黄昏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12-27 10:14

众人似乎并不满足于单纯地消费王石的“婚变”,关注焦点延伸至对企业家原罪的讨伐。

  走过了行业的辉煌,地产大佬们似乎却走不过家庭婚姻裂变的坎。

  就在前不久,龙湖地产吴亚军被爆出与丈夫蔡奎结束了20年的婚姻。再早些日子,潘石屹的“私生子”故事也在业内盛传并为人津津乐道。一时之间,地产圈内掀起了一场风花雪月,下一个被八卦的目标还在寻找。

  而这一切,被认为是王石惹的祸。

  王石“婚变”的消息始于10月28日网上流传的一则微博,内文大致意思如下:王石与前妻王江穗的离婚手续已于年内办妥,依照硬汉王石的性格,其极有可能“净身出户”。而王石的“新欢”随之也被挖出,为80后女星田朴珺。曾有人目睹两人在美国一同学习英语,目前二人是否成婚尚未可知。

  随之事情的发展也可想而知,王石与田朴珺的各种类似于笨笨牌红烧肉等生活点滴,不断被挖掘出水面,而这也成为2012年末地产圈内最大的娱乐,有好事者更代替王石及其前妻拟出离婚回应,甚至有地产项目借广告调侃。

  本来,这只是王石的个人之事,然而,抛弃糟糠另结新欢,却让王石卷入了一场社会道德的批判。

  在外界普遍的印象里,王石是位“好先生”。2007年7月,王江穗违规买入万科A4万多股获利30%,引发市场轩然大波,指责王江穗是短线高手,王石第一时间站出来反驳,并代妻子真诚道歉。然而,这一切已是逝水。

  是感情早逝、覆水难收还是征服心理作祟?王石没有任何的回应,外界也无从猜度。

  包括作家石康只能做出如下解释:中国成功分子都在通过离婚来补课,因为这群人在年轻时候披荆斩棘,依靠个人奋斗脱颖而出,但他们差不多一生都在垃圾堆里搞装修。

  坍塌

  尽管如此,众人似乎并不满足于单纯地消费王石的“婚变“,关注焦点延伸至对企业家原罪的讨伐。

  根据王石此前的讲述,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年轻时在深圳靠倒卖玉米赚得,随后他创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示中心。1988年,王石的企业正式改名为万科,主营业务转向房地产开发,万科于1991年1月29日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万科在王石的带领下业绩节节攀升,成长为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效益最好、最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之一。而今,万科已经达到千亿销售的规模。

  王石白手起家的成功创业故事为人津津乐道已多年,不过随着婚变门的曝光,外界才发现,原来王石却是一名“官二代”。

  消息披露,王石前岳父王宁与其父亲都是原王震三五九旅下属,其中王宁是20世纪80、90年代广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而王石父亲也是柳州铁路局局长。“1983年打几个电话就轻松挣了300多万,这就是他的第一桶金”。

  消息一出,外界“无尽唏嘘”。对多少人而言,王石是一名行业领袖,完美的偶像,代表着一种信念和理想,如今却成为一个笑谈,甚至谴责的对象。

  一直以来,王石总是给人以“白手起家、健康向上、流淌着道德血液”的硬汉形象。

  9年前,王石潇洒地背起行囊甩手万科,去征服各大洲的高峰,尤其是2003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更把企业家领袖精神诠释到了极致。

  彼时,作为王石的支持者--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曾称,王石作为地产界的代表登上珠穆朗玛峰,对于整个行业来讲都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它反映了企业家在追求一种精神,而且是人的一种共同精神追求。这种精神势必会渗透到企业文化当中,给房地产业带来一种凝聚着文化内涵的产品,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我认为当今正是需要像王石这样的英雄、需要他这种精神的时代。”

  王石也直呼:“不要把我当个工头来要求!不要这样要求一个董事长!”

  三年前,王石把万科交付郁亮手中,远赴海外求学,不过,这些年来,依旧还有一群人并未放弃对王石的追随。在外界看来,万科就是王石,王石就是万科,离开王石的万科,从根子上就已经变了。“王石是万科的精神领袖!”曾有人如此直言。所以无论王石离开多久,业内一直有呼唤王石归来的声音,认为只有王石才能带领万科更好地走下去。甚至有股东直接叫板郁亮:我不认同你。

  王石似乎也享受着外界赐予的神化形象。即使“婚变”消息传出,王石也并未做任何回应,依然如往常般,平静地向外界分享其在美国读书生活的动态,及各种花与草,似乎有意借此维护多年来的“偶像”地位。

  非议

  当然,这些年来,王石的偶像地位并非没受到挑战。在未交班之前,王石一年中却花近1/3的时间在外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等,“不务正业”的王石颇受非议,不过这些都不及2008年的“捐款门”。

  2008年5月12日,汶川爆发地震,死伤无数,九州同悲。然而,当国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呼吁之声此起彼伏的同时,王石却喊出“生命是第一位的。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总部捐款200万元。”并规定“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事隔多年后,大家才真正理解到王石当初的“好意”,不过在当时,王石却遭到全方位的谴责甚至谩骂。

  根据公开资料,2007年万科销售额超过523亿元,净利超48亿元,但捐赠的善款却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与此同时,碧桂园除公司捐款300万元外,大股东杨惠妍也出资1000万元,并委托广东青少年基金会成立汶川孤儿抚养基金,负责此次地震孤儿至成年的生活费用。合生、珠江以及华侨城,均捐资1100万元。总资产不及万科十分之一的世茂股份、泛海建设、四川蓝光等,捐款也为1000万元。

  迫于舆论的压力,王石马上做出补救:在灾区对公司“捐款门”事件公开道歉,同时万科也随即提出捐助1亿重建灾区的方案,可惜还有部分网民不买账,还引发了更多的质疑--“万科所说的‘灾后重建’不过是在搞危机公关,玩弄文字游戏。”甚至还有声音高喊:请王石辞职!

  “捐款门事件让我一夜之间,从80后眼中的登山英雄变成了千夫所指。”捐款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王石回忆道,其实自己当时也感到不安。

  “一个帖子把我打回了原形,让我知道自己是老几。地震中挨骂的不止是我一个,我也不是最后一个被骂的,当时确实公众情绪也需要一个发泄的地方。我很庆幸没有再发生灾难,不然我肯定会被乱棍打死。我也感谢上苍能让我继续发挥作用。所以说,做人的心态非常重要。我们要战战兢兢做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神化

  也许我们都把王石神化了。

  其实回头再看,即使没有“捐款门”与“婚变门”,那个曾经像神一样的王石,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子而已。但凡人皆血肉之躯,自然也有七情六欲,总归有决策偏差的时候。倘若我们愿意静下来想想,假如王石不是已经被“神化”,他在我们眼里是否可爱一些?

  王石精干、果断、直言不讳,为人处事也是极其认真,同时还在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与外界关系。作为企业家,王石这些优秀的品质,并不会因为“捐款门、婚变门”而改变,也依然值得大家学习。而大众之所以伤感,不外乎在内心对王石进行了道德审判,进而认为偶像有缺陷,并摧毁了自身对完美人生的信仰。

  有分析直言,也许我们在这方面应当向西方民主看齐。有分析举例,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故事出街之时,中国民众道德优越感无比膨胀,但美国人却一笑置之:我们的总统很年轻。更有美国人公然宣称,这关我什么事呢?“是他们不关心一国总统吗?不见得,公私领域区分得非常清楚而已。”

  有行业人士坦言,作为万科的灵魂和精神领袖,王石充分展现个人魅力,但将一家小拇指大的公司喂成巨无霸,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

  即使行业依然视王石为行业领袖,但他毕竟不是道德标兵,他也有利益追求,有人性真实的一面。

  “王石不是神话,中国也不需要神坛,他不过是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而已。”

发稿:梁嘉欣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