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内迁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12-24 11:15

除了与深圳产业升级的冲突外,富士康逐渐内迁后遗留土地如何利用,也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条“富士康总部将由深圳迁往成都”的消息,让富士康再次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对于坊间的议论,富士康科技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总部内迁一事纯属谣言。深圳富士康所在地龙华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员也表示,并未接到富士康总部要迁往成都的消息。虽然总部将迁往成都的消息并未得到证实,但近年来富士康相关生产线内迁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0年“13连跳”后,富士康开始规划,将主要生产线全部迁往内陆,在深圳的部分则作为研发中心予以保留。另外还保留少数几个利润高的代工事业群,如苹果、戴尔、联想等,其余利润较低的事业群则全部迁往内地。

  一份未经证实的富士康内部流出的《会议纪要》显示,其在2011年7月左右存在一次“龙华大撤退”。根据这份纪要,富士康龙华、观澜两个厂区将合并,员工数量则将由40万人减少至10万人左右。

  另外,富士康设立生产线还有一条跟着大客户走的原则。富士康某事业群一位员工早前就曾透露,他们将由深圳搬往重庆,主要是因为最大客户已经搬往成都、重庆,富士康只好随迁,这将减少很多成本,并也不是想搬就搬。

  而近年来,富士康自身对于深圳的重视其实也在下降。除了富士康模式与深圳产业升级的冲突外,富士康逐渐内迁后遗留土地如何利用,也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1988年,当郭台铭初来深圳办厂时,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了龙华3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这正是如今富士康在深圳的园区面积。

  随着2010年富士康大部分事业线的内迁,园区内大量厂房也随之空闲下来,遗留厂房和土地的再利用成了重点。

  接近富士康的相关人士透露,富士康曾预计乘着深圳大力推动城市更新之际,以主要申报人的方式,对厂区内遗留厂房和土地进行申报,从而进行城市更新建设。

  但富士康的计划在该人士看来,却并不实际。因为厂区的城市更新要涉及到土地性质的转变,目前富士康园区的土地属于工业用地,要想转变为住宅或商业用地需要走复杂的程序,同时还要缴纳大笔土地增值款。目前在深圳由工业用地直接转变为商住用地的案例也并不多见。

  就算富士康园区的土地最终能转变性质,但由富士康来主导更新建设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因为富士康属于台资企业,深圳市还不可能将城市更新主体交给这类企业。亦有分析认为,鉴于富士康园区内空出的大片土地,在富士康不能直接主导城市更新的情况下,可能会使深圳本地一些有经验的企业得到机会。

  但是,这种方式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可行性也不高。“因为目前整个园区的土地所有权还是属于富士康本身,尽管富士康自己开发的可能性不大,但他也不会将开发权让给别人。”

  如此,富士康逐渐内迁之后空出的土地如何利用,将是摆在富士康和深圳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

发稿:彭飞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