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产最好时代来临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11-08 11:05
评论
产业在前,地产在后,一定要先做好产业,后面才会带来更多的地产发展机会。
产业地产虽然叫地产,但实际上和传统的住宅房地产开发有非常本质的区别。因为产业在前,地产在后。
产业地产的区位选择、开发模式、盈利模式、再开发模式等,都和常规住宅开发有本质的区别。此外,住宅项目会受到很多宏观政策影响,而产业地产在今年整体形势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反而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代。
国内产业园区的开发包括四大类型:第一个类型,功能区管委会的模式,以政府牵头,引进一些企业。
国内最典型的、发展最好的是张江科技园区,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张江北区大概只占到整个规划一半不到的面积,现在全力开发的是中区,可能在2013年开始会启动南区建设。
第二种类型,主体企业开发,以开发商为主进行开发。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要求非常高,一定要有比较强的实力,并且在住宅、产业方面都要有非常雄厚的背景。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紫江科学园,开发商在上海闵行区,上海交大和华师大旁边做了大概7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引进了像英特尔,IBM亚洲中心。
第三种类型,传统房地产开发进入到产业园区,更多还是选择和政府合作。
第四种类型,类住宅开发模式,这种更多是“打擦边球”的模式。
产业地产发展过程中会有几个阶段。首先,发展商拿地要看目标区位适不适合投资,地块适不适合发展。拿到地以后进行定位,最后是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招商、运营。
无论怎么说,整个园区从零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地产开发每个环节都与传统地产开发不一样,最主要原因是受到影响的因素不一样。
举个例子,一般住宅地产开发,大家最关注的是宏观政策,而产业地产开发更多关注的是所在城市的政府产业政策导向。
在住宅地产开发方面,我们关注的是客户群,如周边常住人口,有多少外来人口、购买力、收入水平等。而在产业地产开发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高素质人才数量、科技发展质量,甚至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的数量。
此外,住宅开发关注的是公交、地铁等配套是否合适;产业园区更多关注机场、高铁等交通配套,给这个城市所带来的好处。
其实,发展商都有很多可以投资的地块和城市,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抛砖引玉,关注一些适合产业地产、产业园区发展的因素。
第一个,城市开放度和政策。这个和城市的经济总量本身没有太多关系,更多反映的是政府对于产业引导、产业发展是不是有足够动力;第二,城市基础设施,比如说铁路、航运;第三,城市人力资源,关注的是高素质人才储备量和现有人数;第四,创新能力,过去大家基本上不怎么关心,而在产业地产开发里面,对创新能力的关注非常高。
选择四个指标之后,就是搭建评价体系。比如说在市场开放度和政策里面,我们选择了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区域化程度、人文的国际化程度、社会交流指数、产权保护指数、市场发育程度等指标。
城市基础设施里面关注的是市内基础配套、对外基础配套、信息技术基础配套和基础设施的成本支出,这里特别提出的是信息技术基础配套,这一点非常重要。
江苏某个地级市政府曾经拿出一个非常好的地块做金融业基地,前面谈得都非常好,最后落地不了,就是因为光纤容量达不到金融行业保密要求和数据宽度。因为无论地块怎么好,都没办法干这个事。
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转换能力。在这之下再去选择指标。特别会强调大学,科技院所的转换能力,研发中心的数量,研发机构的总数,包括专利产品数,论文数,这些方面都能体现一个城市在创新能力方面的状况。而整个配套关注的是港口设施指数、航空设施指数,因为这些对于产业发展、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人力资源,要关注的是人力资源指数,包括教育质量等。除了关注城市总人口和容量之外,更要关注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人员的数量等。
总结一下观点,第一,在整个房地产形势碰到很大问题的时候,产业地产开发是整个地产行业非常好的机会。产业在前,地产在后,一定要先做好产业,后面才会带来更多的地产发展机会。而产业地产开发过程中,对于投资区位的选择、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包括复制模式都和住宅开发有很大区别。
第二,区位选择应该是产业地产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区未来能不能有很好的发展。
孙宏斌再次充当白武士 融创出手搭救雨润的几个为什么?
2015-09-09
任正非的地产图谱 华为百万土储东莞再添宅地
2015-09-08
恒地320亿港元暗售8物业 李兆基楼市股海续演高沽低渣
2015-09-08
越秀房托出穗入沪寻金 宏嘉大厦更名背后五年收购
2015-09-08
状元到探花 劲敌滨江万科强逼下绿城杭州“保卫战”
2015-09-08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