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乌镇实验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11-07 10:36

如果说代建标志着绿城第一次转型,那么现在的绿城似乎在实验第二次转型。

  绿城的销售看起来正逐步得到改善。

  根据绿城10月11日公布的销售简讯,9月份共取得销售1728套,销售面积约30.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0亿元,环比均有涨幅,这也是绿城连续两月录得销售环比上涨。

  销售补考及格

  9月,绿城的推盘量亦大增,共有15个新项目或项目分期推出销售,但绿城的去化率仍属一般。

  公告数据显示,绿城9月虽然推盘面积较前几月大幅增加,达到35万平米,但成交面积仅约10.26万平方米,当月新盘去化率仍不足三成。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去化率,依然是绿城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数据上看,今年绿城顺利完成全年400亿销售目标难度应当不大,截至9月末已取得销售金额约355亿元,当中包括人民币30亿的协议销售额,总销售金额中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约为194.1亿元,已完成全年目标近九成。

  “现在应该算是补考及格了!”绿城集团主席宋卫平日前公开感概。事实上,为了达成400亿销售目标,绿城在今年年初,更动员所有员工参与营销。

  绿城常务副主席及行政总裁寿柏年早前也公开表态,下半年绿城仍会继续强化营销方面的推行力度,同时在价格上也会继续保持上半年优惠的态势,保持价格的平稳及适当优惠的策略。“我们去年都没有采取大幅度加价的措施,今年下半年也不会。我们主要还是会着重‘早销、快销、多销’。”

  另一方面,绿城努力补考的同时,也在继续出售旗下项目部分股权。

  公告披露,9月21日,绿城将全资附属公司唐山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0%股权,作价人民币3000万元出售予一家非关联公司;9月22日,绿城再度将青岛绿城华景置业有限公司60%的股权,作价人民币2.28亿元售予山东高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对绿城来说,继续转移资产已经不再是受资金所累。寿柏年也指出,负债率已不是绿城主要问题,但今后项目再转让或者合作可能性较大,毕竟现在贷款量还比较大,仍需要再做调整。

  实际上,宋卫平还另有打算,有意让绿城转向综合开发,发展重点布局则放在养老地产上,转移部分资产也是为发展养老地产做准备,同时,绿城未来依然会新增一些养老地产的项目。

  在8月,绿城就新增桐乡雅达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项目,正是以养老地产为主题开发。

  转型养老实验

  如果说代建标志着绿城第一次转型,那么现在的绿城似乎在实验第二次转型。

  对于养老地产为主题的桐乡乌镇雅达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宋卫平曾公开表示,项目中规划600多亩养老地产项目将是一个“学院式”养老模式,预计两年后可交付使用。

  虽然宋卫平直言开发模式与一般住宅开发无异,但据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绿城颐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雨峰介绍,乌镇项目还是与一般住宅不同,因其有更齐全的养老服务配套。

  “我们针对不同老人的需求,从刚退休很活跃的老人到最后的临终关怀都有整套服务体系,包括平常的生活服务和医疗服务。在该项目边上,合作方建有一个非常大的老年医院,这可能是将来中国最大的老年医院。”

  此外,最大的差别则在于老年大学,乌镇项目中的老年大学占地2万多平方米,能容纳8000位老人,同时里面还有一个小佛堂,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绿城似乎对养老地产项目打造很有信心,而绿城在相关方面的探索是从五年前开始。

  2007年,绿城就在临平蓝庭项目中尝试做一批颐养公寓,同时亦配备了老年大学、健康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社区门诊、护理院等等公共配套。

  颐养公寓共计十层,一二层为社区医院、活动中心、园区食堂及洗护中心。三四层为护理院,共计30-40个房源,可容纳60名老人入住,目前已入住的老人共计四五十人,五层以上则是老年公寓。

  “蓝庭项目是我们在学院式养老最初步探索,规模比较小,但里面医疗和基本生活服务都有了。”冯雨峰介绍,在蓝庭项目里面,组建了一所社区老年大学,但课程不是很系统。所以绿城去年组建了绿城颐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专门办老年大学,研究老年人的系统课程。

  据冯雨峰透露,绿城已在全国开办了20个颐乐学院,共有1600多名老年学员,“现在还刚开学,未来学员会不断增加。”

  市场对老年公寓部分最为关心。据了解,蓝庭项目规划了86套老年公寓,面积包括60-70平方米、120平方米。

  按照原定设想,绿城对该批公寓计划采取销售方式,销售定价为1.4至1.5万元/平方米,较普通住宅售价略高。然而,在销售了十几套以后,就封盘了。

  “老年公寓当初的设定是可以出售的,希望能较快收回投资,但卖出去十多套以后,发现出售以后服务比较难组织,因为不同老人需要的服务水平不一样。我们希望改为出租,但合作投资者还是希望出售,所以还在探索。”冯雨峰的言语中多少透露了些无奈。

  不过,冯雨峰亦透露,这一难题在乌镇项目上将得到解决。绿城计划在乌镇项目规划6000套养老公寓,并已与投资者商量好出租及出售部分。“因为规模比较大,出租部分可以支撑服务团队的支出。”

  漩涡盈利之难

  不得不提的是,养老项目里所有一切,均由绿城一手经营及打理。这难免令人开始为绿城忧心,因为这一切需要大量持续投入,且不是一个小数目。

  相关行业人士亦表示,其实养老地产比商业地产更难做,要求沉淀的资金量更大,因为养老地产需要更多配套服务的建设,这些都不可以变现,只能要求开发商一直长期持有运营,这对开发商运营能力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另有专业人士指出,对于绝大部分开发商而言,不能滚动开发的项目就不是好项目,几乎所有商业项目都需要短期能变现,而内地养老社区开发恰恰无法满足这种要求。

  刚刚死里逃生的绿城,为了更好地生存及发展,所以不想再碰酒店等商业物业,理由是“市场不好时,不能用充沛销售现金流来带动未来长期投资”。

  从目前来看,转型养老地产似乎将绿城卷入另一个更深的漩涡。

  不过,冯雨峰指出,服务设施相对于公寓部分所占面积较小,因此相信难度不会太大。

  而对于乌镇项目,尽管规模比蓝庭项目大得多,但由于部分公寓已决定出售,绿城可通过销售回款从而解决配套设施成本支出,另外租金部分亦可帮补部分投资问题。此外,项目以学院模式运作,预期通过物管费、学费、医疗护理服务等收益。

  但麻烦则是,绿城已运营的颐乐学院一直没有实现盈利,大概亏损面有几百万元。这部分资金一直由绿城集团负责投入,从现状来看,实现收支平衡有一定难度。

  有报道援引相关人士分析指出,以绿城现有模式来看,想短期甚至几年内达到收支平衡十分困难,有可能前十年都处于培育市场阶段。此外,尽管现今政府亦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养老事业,但支持力度并不大。

  不仅如此,“我们预估过,养老地产利润可能只有普通住宅地产的30%-50%。”宋卫平称。不过,盈利的难题并不影响绿城进军养老地产的决心。据透露,绿城打算在杭州周边做十个养老地产项目,在接洽的几个项目进展顺利。同时,要在未来的10年时间里,打造100家养老院。还有北京密云项目,绿城也打算用1/3面积打造出一个养老社区。

发稿:梁嘉欣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