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好国际ECO城梦想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09-10 19:43
评论
在踏实做好第一个ECO-城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将这种模式带向全国各地。
如何将住宅发展与健康地产更好地结合,万好国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对于健康地产的诠释,由万好国际集团打造的万好国际ECO-城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因为,这是第一次城市综合体与生态产业链的融合与发展。
在商业地产盛行于市场的房地产今天,传统的商业地产比比皆是,而独具特色的却难以寻找。
对此,万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国亮也有相同的看法。
他表示,房地产是万好一直想介入的行业,中国的房地产发展确实很迅速,但要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而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住宅或者商业地产。
他续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行业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的房地产必将终结粗放式开发模式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对环境可持续的生态健康人居时代。
跟着时代的步伐,健康地产应运而生,而万好国际ECO-城就是在践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综合体。
以下是观点新媒体对万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国亮先生的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万好国际集团打造大型健康产业综合体ECO-城,项目的定位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翁国亮:为什么取名ECO?释义为绿色、健康、生态,项目定位为第一个践行中国特色的城市综合体,以华夏文明极具代表性的中医药历史文化为引擎,以健康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以中医药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以养生旅游带动商业与文化的共荣,实现综合体中现代商业、会展酒店、养生旅游、生态居住、商务办公5大业态联动。
观点新媒体:与传统城市综合体相比,ECO-城有什么不同之处?万好国际是否会在全国复制ECO-城?
翁国亮:ECO-城立项后,邀请了国内外一流合作伙伴进行项目定位、设计与建设,ECO-城的三个核心特色,第一,它是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的交易中心,将打破传统专业市场的旧貌,由深圳中建国际根据第四代ShoppingMall的独特建筑形态进行设计,分别落成一个以经营中药材、医疗器械为主的健康养生产品交易中心与以区域特色产品为主,包括经营藏医藏药的西藏馆、健康干果特产旅游产品的新疆馆、参茸补品等健康保健品为主的台湾馆,以及东南亚、全国各地区域特色产品交易馆,成为海西最具影响力的特色健康产品交易中心。
第二,ECO-城的一个全球首创,即选用了886种中医药植物贯穿打造城内景观体系,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景观,还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三,就是斥资2.5亿在城内打造的全球首个中医药文化博览园。该园区占地150亩,由广州棕榈打造园林,用“一心一环七区十八景”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史贯连于整个园区,预计2013年开园运行。正是博览园有利于实现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ECO-城目前也已被列入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在踏实做好第一个ECO-城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将这种模式带向全国各地。因为,健康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也已成为当今社会非常关注与重视的话题。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座座践行中国特色的“ECO-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里重要的关键词。
观点新媒体: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不断深入与持续,企业受到的影响主要是什么?ECO-城在这样的环境下推出市场,是否也会受到影响?
翁国亮:在这一轮调控中,为了应对调控的不确定性和企业未来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发商开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战略调整,而这种调整既显示出传统模式下开发商发展策略的共性,但也开始出现差异化的特征。比如城市布局的扩大化,二、三线城市成为大多数企业的主战场;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信托、海外发债等融资方式快速发展;开发方式也更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项目合作开发与并购、代建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等;还有就是开发方向的多元化,很多住宅地产商也开始纷纷转战商业地产、积极探索旅游、养老地产等。
而ECO-城虽然在大调控的背景下进入房地产市场,但受到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这一轮调控主要政策主要是针对住宅方面,所以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住宅地产的盈利空间,而商业地产却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有很大的区别,商业地产是一个长线项目,从拿地到设计规划到招商再到运营,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以及资金,反而对政策并不是那么敏感。另外,ECO-城的业态极具丰富,创意又前所未有,所以可以人们带来一个全新的东西,相信会受到市场良好的反应,因为它是未来人们需求的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趋势。
观点新媒体: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复杂的政策经济形势下发展至今天,您认为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什么?企业应如何达致发展与存续的平衡?
翁国亮:楼市调控的进一步收紧,开发企业必然要实现转型,从土地盈利模式转向关注品牌效益、核心竞争力等突破点。
未来,中国房地产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处理好规划、节能的基础上,解决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强土地的管理与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重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新产品的应用与推广,达到房地产建筑的规划形态、住宅功能、环境效益、人文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使房地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企业的发展与存续的平衡同样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该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方向?我一直坚持在16个字上下功夫。“阳光正道、尊重实干、利益共享,社会公益”,阳光正道是对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责任约束,是成为合格企业的前提;尊重实干,在团队之中,尊重每一个成员的奉献,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勤于创造,是团队的共同价值观;利益共享是保证企业处理好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要求,是成为优秀企业的前提;社会公益则是对企业回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要求,最终成为卓越的企业。我相信,只有真正做到这十六个字,才能让企业真正做到发展与存续的平衡。
孙宏斌再次充当白武士 融创出手搭救雨润的几个为什么?
2015-09-09
任正非的地产图谱 华为百万土储东莞再添宅地
2015-09-08
恒地320亿港元暗售8物业 李兆基楼市股海续演高沽低渣
2015-09-08
越秀房托出穗入沪寻金 宏嘉大厦更名背后五年收购
2015-09-08
状元到探花 劲敌滨江万科强逼下绿城杭州“保卫战”
2015-09-08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