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进:恒盛的资金“难关”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05-29 09:58
评论
对恒盛来讲,如果能够有机会做一些资本融资,资本结构会大大改善。
随着尚海湾回购计划的完成,恒盛算是放下心头大石,“快乐地去过年”。然而,市场对恒盛的忧虑依然未减。日前消息称,恒盛正在进行“全线降价”行动,旗下多个项目均推出低首付、特惠价、团购促销等降价行为。
但是,在这一轮的降价抢收大潮中,恒盛似乎并没有取得太大的竞争优势。有分析机构预计,恒盛2011年仅能完成全年150亿销售目标的九成左右。
大和总研报告日前更指出,2011年年底及2012年的降价行动,将损害恒盛2013年盈利,届时净利润率将由今年的19.1%降至15.4%,纯利按年下跌6%。
与此同时,业内普遍认为,资金压力是恒盛降价的重要原因。恒盛偏紧的资金链一直为业界所担忧。有券商指出,恒盛地产的短期负债偏高,将对其现金流造成压力。根据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恒盛在2年内需要偿还的款项共计138亿元,占债务总额的83%。
面对市场的种种疑虑,恒盛地产首席财务官姜永进先生在接受观点新媒体专访时一一释疑。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恒盛姜永进先生的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有券商预计,恒盛2011年能完成全年150亿销售目标的九成左右。那您预计全年的销售额将达到多少?
姜永进:我估计今年整个销售大概在130到140亿之间。
观点新媒体: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恒盛对于该业绩是否感到满意?
姜永进:其实2011年的业绩比去年同期可能还会有略微的增长。今年的市场状况和去年不一样,调控更加严厉,特别是限购限贷。
为什么今年下半年的销售比上半年还要差?主要是因为下半年买房者看到政府决心很大,对政府的期望还是很大,而且市场价格也有松动,所以下半年以后购房者观望情绪更加浓厚。
因为通常的市场情况下,价格往下走的时候大家不像以前一样买,价格往上涨大家才会去追。所以,交易量和老百姓对市场的价格走势的期望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市场的环境应该说比以往都要恶劣,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只是一个短暂时期,只有三个月,很快政府的刺激措施推出以后,房地产就起来了。今年整个需求实际上是先高后低的趋势。
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当中,我觉得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的业绩,应该说还是满意的。
当然,我们主观上还是希望做得更多,尽力去做,但还是要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其实今年不仅是恒盛,很多开发商都受到影响。所以,我们现在对于达成比去年还有略微增长的业绩,还是保持了一个合理的心态。
观点新媒体:您提到的“尽力去做”是否也包括降价?
姜永进:我们确实有些项目做了价格上的调整。但是,今年下半年价格调整的效果要比今年上半年调价的效果要差。
因为在今年上半年,当市场都没有希望价格会有比较大的调整的时候,如果那时做了调整,企业可能对市场的把握会比较大。另外,当时的贷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宽松一点。所以,今年上半年在调价的企业应该说今年的销售还会比较好一点。
但是到了下半年,市场的行为发生变化,市场的情绪发生变化,老百姓的预期发生变化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去降价,其实这个效果会大打折扣的。所以,今年下半年很多公司都做了10%或者以上的降价,不过效果并不太明显。有个别企业下决心降了30%,楼盘卖得还是可以。
但是企业还要平衡降幅以及对未来盈利会造成的影响。我们下半年东北地区有的项目做了促销,销售还可以。但有些地方如长三角区域的楼盘降价10%左右,销售量的反弹并不是很理想。
观点新媒体:恒盛旗下楼盘目前的价格普遍下降幅度是多少?
姜永进:我们会根据每个项目的情况去降价,降价项目幅度基本上在10%左右。但是个别项目如果是属于团购或者量比较大的,也会有15%左右的优惠,最终还是根据项目的情况来决定。
观点新媒体:10%到15%的降价幅度是否会对公司未来的盈利造成影响?
姜永进:价格下来了毛利肯定会有一些下降,但是从恒盛的角度来讲,我们依然是一个高毛利率的企业,我们这个空间还是有的。
其次,别忘了这里面还有增值税,实际上税率也算在毛利率里面。所以,即使我们价格做了10%的下调,对毛利率的影响大概只有百分之几的影响,应该说并不是特别大。当然跟同行相比,这个毛利率一样会有影响,不过影响的幅度会小一点。
观点新媒体: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谈过冬,恒盛是不是也有一个过冬的策略?
姜永进:我们和所有同行一样都有一个过冬概念,对恒盛而言,就是还要保证现金流的安全,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如何确保现金流的安全呢?
第一,肯定是加快销售,加快现金的回流,这个是不管市场是好是坏都要做的事情。
第二,我们要建立一个资本约束的纪律。其实我们到今年年底基本上没有去买地,明年我们在新增土地方面也会比较谨慎。
目前恒盛的土地储备已经将近2000万平方米,足够未来五到七年的开发,从总量的情况来讲,如果不多增加土地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里面确实还有结构上的问题,比如说有几个城市可能土地可持续性会达不到,所以明年我们还是会适度稍微增加一些土地,但可能是结构上的考虑。
以沈阳为例,基本上我们在沈阳几个项目明年就结束了。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从结构上考虑增加一些沈阳的土地,但是我估计购地方面还是会非常谨慎的,不会新增太多的土地。
观点新媒体:您们会否认为明年是买地的好时机?
姜永进:明年是不是一个买地的时机完全取决于对市场的判断。明年很可能是一个先低后高的市场,就是说明年一季度会比较差,从二季度开始可能会有所回升,但是回升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如果是这样的市场状况,很多人判断2013年市场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当然,房地产行业再回到2007年、2009年的市场情况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会恢复到一个常态。基于这个判断,明年应该是一个买地的好时机。但如果判定2013年市场没有太大的起色,明年就不是一个好时机。
现在大家对市场的判断不一样。我觉得市场还是会慢慢恢复到一个常态,购房者、投资者或者开发商都回归比较合理的状态,如果房价稳定,交易量继续增长,这个变化就是一个常态的概念。
笼统地讲,明年是不是一个买地的好时机很难说,大家都希望这个市场经过2010年、2011年、2012年这三年的调整,可能从2013年就会进入到一个慢慢恢复上升的周期。
不过,我相信作为一个手头上现金比较充裕的开发商,或者追求一个可持续增长的开发商,明年是一个不错的买地时机。
观点新媒体:恒盛今年是否有对开工计划做过调整?
姜永进:今年的项目基本上没有做过调整,但明年我们在资本开支方面还是要控制的。明年工程款的开支,要控制在50亿人民币以下,来确保我们整个现金流的安全,如果要调整就会在明年新开工进行调整。
观点新媒体:那如果2012年新开工量下降,这是否会对以后的业绩造成影响?
姜永进:这个影响倒不大。我们今年的开工量在300万平方米左右,而我们在建总的开工量达到500万平方米,按照这样的速度,如果明年新开工量保持在150到200万平方米之间,这样我们每年的供应量还是有保证的。
因为今年我们实际开工量比正常的还要多,今年和明年的开工量稍微一分摊,还是达到一个正常的水平,对未来的盈利还是影响不大的。
观点新媒体:您对明年业绩的预判如何?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表态,考虑调控的因素,可能未来业绩的增速就会放缓,恒盛是否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姜永进:这个不太好回答。我们的业绩才130亿,未来的增长空间比较大,但是可能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允许有太大的增长。所以,我们还是把现金流的管理放在优先的位置去调整,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去实现业绩增长。这个指标就等2012年公布业绩时一并给大家公布。
观点新媒体:日前,恒盛终于完成尚海湾项目回购计划,20亿的回购资金是怎样解决的?
姜永进:我们是用融资的方式。整个20亿中,有18.5亿人民币是用融资的方式,1.5亿则是现金。
观点新媒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资金链的压力?
姜永进:应该说,我们现在快乐地去过年。因为这个问题解决了,起码资金链最难的这一块就过去了。我们很注重这个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估计可能比别的开发商感觉好多了。
另外,明年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快销售,或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些融资行为来解决资金链问题,就是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改善债务结构和资本结构。
观点新媒体:现在有分析指出,恒盛地产的短期负债较高,这会对现金流造成压力。您是怎么看的?
姜永进:其实我们总负债率不高,净负债比例60%左右,在行业当中应该处于中等下游的水平。到11月,我们整个借款包括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不到150亿。但是,我们的短债比较多,所以市场担心我们的短债比长债还要高,这个是要解决的问题。
我加盟恒盛以来一直在关注这个事情,但是今年因为调控、欧洲债务危机等等,股权和债券窗口基本上都关闭了,所以也没有一个机会来调整,我希望明年有机会把债务结构进一步改善。
在总的债务不增加的情况下减少短期债务,这样投资者就不会对恒盛担心了,我们都清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知道投资者需要的是什么,但是希望市场给我们提供一些改善的机会。
观点新媒体:您现在是否比较推崇股本融资的方式?
姜永进:每一个公司的融资方式都不一样,由企业的情况来决定。对恒盛来讲,如果能够有机会做一些资本融资,资本结构会大大改善。这样,恒盛整个市场的形象,包括对我们的评级都会有很大改善,资金也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股权融资是我一直在研究和做的事情,但是因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股票价格有较大幅度的跳水,最少都在50%以上,整个股权融资的窗口基本上没有打开过。我希望明年股价能够表现得好一点,也许还可以进行一些股权融资。如果恒盛在股权方面有所作为,就会进入到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
孙宏斌再次充当白武士 融创出手搭救雨润的几个为什么?
2015-09-09
任正非的地产图谱 华为百万土储东莞再添宅地
2015-09-08
恒地320亿港元暗售8物业 李兆基楼市股海续演高沽低渣
2015-09-08
越秀房托出穗入沪寻金 宏嘉大厦更名背后五年收购
2015-09-08
状元到探花 劲敌滨江万科强逼下绿城杭州“保卫战”
2015-09-08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