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 去二三线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05-17 10:50

2011年开始,华润置地对一线城市依赖程度大大减小,全年只有20%可售额来自一线城市项目。

  从年度销售目标无法顺利达标到超额完成,华润置地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12月13日,华润置地对投行公布最新销售数据。2011年1-11月累计合约销售额为301亿元人民币,已超过全年300亿元的销售目标。

  与2010年同期相比,华润置地的销售额上升了51%,签约面积也上升了29%,达254万平方米。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华润置地能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与其转型布局二三线不无关系。

  此前几年,业内熟知的华润置地项目几乎全部位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进入2010年后,华润置地在一线城市的发展遭受打击,全年销售额更是同比下降11.3%。

  2011年开始,华润置地对一线城市依赖程度大大减小,全年只有20%可售额来自一线城市项目。

  标普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收紧,但华润置地的房地产销售将温和提高,公司大规模且多元化的项目储备及大量布局二三线城市会支持其销售。

  中银国际也认为,华润置地的土地储备遍及内地三十个城市,当中包括一线至三线城市项目,而多元化的土储有助吸纳首次置业及高端住宅买家,受政策影响的风险较同业为低,相信能提高合约销售目标的实现机会。

  华润置地主席王印也曾多次表示,有信心完成300亿元的全年销售目标,因为华润置地在2011年9月时可供销售楼盘金额仍逾300亿元,当中60%属于不受限购影响的地区。

  王印表示,至年底将再有逾10个新盘推出,全年销售项目则为50个,并表示公司期望新盘的去化率能达至70%的水平。

  对于调控的影响,王印认为,公司主要以二、三线城市发展较多,客户刚性需求仍然存在很多,而且公司也会对新盘开售价格进行调整。但他表示,由于出售项目不同,难以将公司2011年合约销售的平均售价与上年同期进行比较。

  此前,在华润置地对300亿的数字充满信心的时候,辉立证券分析师陈耕甚至认为华润置地销售可达350亿元。

  但同时,陈耕也称,华润置地在蓝筹中的表现依然算弱。

  华润置地这几年的销售和发展比较缓慢,在商业地产方面的布局较多,但并没有形成规模,成效不太明显。

  针对华润置地希望新开盘的去化率达到7成的表态,陈耕保留意见。其称,虽然华润置地这几年的销售布局为二三线城市,也的确提升了销售业绩,但从整体来看,华润置地应该还是有很多项目属于刚性需求较为旺盛的城市或一线城市,而这些地方大部分是已限购和准限购地区,因此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太大。

  此外,华润置地销售尚算不错的原因之一是价格因素,对此陈耕也表示,向来华润置地在价格方面不会太主动,进入10月之后有越来越多的房企积极降价,华润置地的价格优势很难保持。

  事实上,此前华润置地曾一度和保利、中海处于同一水平和销售状况,但随着这几年保利中海的跃进及部分民企的突起,如今华润置地已经逐渐在脱离一线房企的地位,成为了中等水平的发展商。

  “当然,华润置地在财务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公司,这也和其母公司的大力支持有关。”陈耕认为,华润置地即使超额完成目标也不是件太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其给自己定的目标太低,完成是理所当然的。

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