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爱情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2-05-15 16:25
评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恋爱方式,这是经济学改变不了,并且经济学也没有打算改变世界。
情人节即将来临,这个节日的主题理所当然离不开爱情。爱情是不会过时的话题,也会让人向往和充满想象力。爱情在文学世界里,总是被描述得神圣、美好、造就了幸福生活。
迷恋在文学之中,我们看到爱情总是美化了,但是真实世界里的爱情并非是文学作品讲述那样,经历各种曲折之后,就可以过着一种幸福生活。
经济学和爱情有什么关系?其实,经济学本身并不能改变爱情,而是提供了一种分析平台。
刚性需求成为爱情承诺一种常见方式,也就是不管将来如何变化,哪怕是天塌下来,都会既往从前一样爱着对方,今生非你不娶或者非你不嫁。这些承诺应该是一种刚性需求,不管代价多高,需求不会因此而降低。
如果仅仅做出承诺,但是没有实践,那么这种刚性需求也是空中楼阁。事实上,所谓的刚性需求承诺,最终也就成为谎言而已。
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今生只爱她一个人。上午时,他才说了这句话,下午时却见他拥抱着别的女孩。因此,爱情上所谓的刚性需求,是不可信的。爱情上的刚性需求,无非是说说而已。
感觉是决定爱情存亡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了感觉,这份爱情就会走向终结。很多时候,提出分手的理由就是没感觉了。因此,没感觉就成为了爱情的不定时炸弹。
在这种情况下,承诺再多也比不上感觉重要。如果两个人是否在一起,单纯依靠感觉,而不是承诺。承诺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但是缺少承诺了,那么意味着交易费用是惊人的。感觉是一种不确定因素,因此就很难做到恒心。要有恒心必须有恒产,没有恒产,那么人类行为就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
从满足效用边际递减原理来看,花心是很正常的。
肚子饿了,就要吃面包填饱。吃第一个面包时,满足效用是最大的,第二个面包的满足效用就比上第一个,吃到某个时,满足效用就为零,甚至是负的。我有个朋友,他就是不断在换女朋友,从而维持他的满足效用。
花心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每个人行为都表现出花心,那么整个社会的运作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约束人类的花心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50岁的人,就必须为自己在25岁做出承诺而负责。要保证这种承诺能够执行,因此婚前各种产权制度清楚界定就变得相当重要。
不要以感性作为理由,就没有必须对爱情上的承诺而负责。爱情上冲动是可以理解,但是必须对自己行为而负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恋爱方式,这是经济学改变不了,并且经济学也没有打算改变世界。
在这个爱情节日里,享受着美好爱情,同时也应该明白爱情是双刃剑,这就是世上没有免费午餐。
孙宏斌再次充当白武士 融创出手搭救雨润的几个为什么?
2015-09-09
任正非的地产图谱 华为百万土储东莞再添宅地
2015-09-08
恒地320亿港元暗售8物业 李兆基楼市股海续演高沽低渣
2015-09-08
越秀房托出穗入沪寻金 宏嘉大厦更名背后五年收购
2015-09-08
状元到探花 劲敌滨江万科强逼下绿城杭州“保卫战”
2015-09-08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