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明是狼,海藻是羊,他们演绎着狼爱上羊的故事。
《蜗居》中的宋思明无疑是现实生活中那些无良官员的典型代表。他们贪得无厌,权力寻租,与开发商沆韰一气地与民争利。他们如狼,民众如羊,羊在狼的贪婪压榨中已欲哭无泪,唯有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苦苦挣扎。重点大学毕业的海萍,在上海这个资源人脉都占尽的城市奋斗着,她结婚生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上海这个大都市,力争成为一个真正的上海人。为了接儿子在身边,为了有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家,她毅然决定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显然这个决定远远超出了她自己的能力。但她并不放弃这个梦,为了这个梦,她啃父母,啃公婆,逼丈夫,牺牲妹妹的利益,此时此刻的海萍完全被现实逼得丧失了理智。为了房子,她对自己苛刻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为了省钱不吃菜,只吃面,为了省钱不坐公交车,骑自行车。为了省钱,不买衣服,衣服和妹妹换着穿.为了多赚钱,她工作之余兼职家教,拚命地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在强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海萍的精神几近崩溃,为了排解压力,她把老公当作垃圾桶,把内心的一切愤懑都毫无保留地倾倒下去,她那喋喋不休的怨责和愤世嫉俗是任何一个和她共同生活的人都无法承受的。而她把苏淳对她的容忍和大度当作了他的无能。此时的海萍哪还有一丝浪漫可言,哪还有一丝文学女青年的影子,那分明是菜市场上斤斤计较啰里啰嗦的大妈形象!
《蜗居》中的李大妈是举国拆迁大潮中所谓“钉子户”的代表。他们被一些官员和开发商称作刁民。为了争取一席容身之地,李大妈固守着自己的老屋,任凭你停水停电,依然动摇不了李大妈死守下去以争取自己权益的决心。可惜的是,李大妈生错了地方,如果不是生在权大于法的地方,或许她能轻而易举获得她想得到的。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英国一个流浪汉名叫哈里海洛斯的七十二岁的爱尔兰老人,在第三区汉普斯德森林公园的西南角,他拥有一块面积约九平方米的土地,开发商给这块“弹丸之地”的开价是四百英镑,折合人民币将近五千六百多万元。然而,尽管有如此巨额的补偿,老人却并不答应离开这个地方。他曾很酷地回答别人的疑惑:“钱其实并不能意味着什么,至少我现在不用睡在大街上,我在这儿过得很快乐,这并非钱所能衡量的。”当他得知有中国媒体把他称为全球最牛钉子户时,他对这个称谓很不以为然:“什么钉子户?拜托,我才是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在我的地盘上,那些开发商才是钉子户呢。”当一个前去拜访他的发展中国家留学生问他:“你就不怕他们派人来骚扰你,甚至伤害你吗?雇黑社会、放火烧房子,想对付你,实在太容易了。”老人对这样的提问很是惊奇,瞪大了眼睛,望着来访者:“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一句老话吗?穷人的房子,风可以进,雨可以进,可国王不能进!我合法拥有这块土地,谁敢?!”李大妈显然没有英国流浪汉幸运,在资本和公权力结合的社会中,在强者通吃的丛林法则中,李大妈和开发商的博弈犹如蝼蚁和狮子的对抗,即使望一眼狮子那庞然的身躯也足以使蝼蚁们胆颤心惊,何况狮子们正时刻张着血盆大口用各种各样不堪的手段来抢占他们很有限的的生存资源。在强势者面前,大多数蝼蚁都选择了妥协,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换取短暂的平安。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有那么一些蝼蚁不甘心被欺辱剥夺的命运,他们不畏强权,勇敢地对强权者说“不”,也正是这些不甘的蝼蚁推进了法制的健全,社会的进步。显然李大妈是不甘心的那一类蝼蚁,她为了自己生活的好一点,带动全家对抗着资本和公权力,停水停电的伎俩也没能消磨李大妈的斗志,但李大妈那羸弱的肉体之身却最终没有抵挡住燃烧的熊熊之火,她最终还是死在了强者的卑鄙龌龊之中。李大妈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她用生命为代价为后辈换来了宽敞的住房。她儿媳:“牺牲她一个,幸福一家人”的说法道出了底层民众生存的辛酸。
宋思明是公权力的代表,是使民众生活陷于困顿的积极推进者。海萍对于房子的那种期盼和为了房子那种舍命的精神都让我们感同身受,而李大妈的那种如一小草般在夹缝中苦苦生存的那种生活也让我们深深地震撼。看看海萍为了算计每一分钱所花的心思,再对比那些蛀虫们大手笔的一掷千金,看看李大妈那逼仄的生活空间,再看看蛀虫们的一套套别墅,我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了涩涩的酸楚。显然,掌握公权力的宋思明对民众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恶。虽然某种意义上是体制的不健全和监督的不到位造就了宋思明的无所顾忌胆大妄为,但显然也与他自身的贪婪有关。宋思明显然是一个吞噬民众利益的蛀虫。任何一个不麻木的民众都会对如此的蛀虫深恶痛绝的。
高处不胜寒。宋思明虽身居高位,但其内心是孤独的。身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他时时刻刻利用着别人或者被别人利用着。他显然也明白别人敬畏的也只是他的权位,与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也只不过是把他当作一个可以利用的狗而已。别人利用的是他的威猛,而他垂涎的是别人手里的那一根根丰满的骨头。他空虚,寂寞,他飘忽的心灵犹如一只悬浮在半空的汽球而无所依附,而海藻的出现使他眼前一亮,他内心久已压抑的人性中的真的一面一下子被唤醒了。宋思明并不是一个好色之人,他见过无数的女孩,又年轻又漂亮的,各种风韵的都有,上到身材标致的模特,下到娇小玲珑的少妇,每个面相都不俗,但却都留不下什么印象。而当别人要拉他到灯红酒绿的地方时,他总是淡淡地说:我对这个没兴趣。而在第一眼看到海藻的瞬间,宋思明心里充溢着一种熟悉的、曾经有过的冲动。他象一个毛头小伙儿一样热血沸腾。而海藻却又是那么普通,拿宋太的话来说,海藻没胸没腿没媚劲,完全不符合情人的标准。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不施粉黛,清水挂面的女孩让宋思明不能自己。他曾自嘲自己,早已过了那种纯情的年龄,怎么忽然如一个小男孩一样对一个女人倾注全部的热情呢?在宋思明的生活中,都是别人攀附他,奉承他,说他少年才俊,他对自己也是信心十足。当海藻第一次说他老时,他开始认真的审视自己:真的老了吗?而也正是海藻的纯真、不谙世事、懵懂深深打动了宋思明,他分明从海藻身上找回了年轻的自己-----那个从农村来的穷小子是那样地仰慕教授的女儿,而那教授的女儿是那样的单纯和真诚。海藻的一低头一微笑一举手都神似那教授的女儿,从海藻的身上,宋思明找回了初恋的影子,而那初恋的影子于他来说是那样地刻骨铭心,他已经错过了一次,他不想再错过了,于是他穷尽一切办法追随着海藻,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来为海藻排解生活中的难处。在追随海藻的过程中,他的心完全被海藻纠结着,他会想海藻,当海藻对他笑时,他会很快乐,但当海藻不理他时,他会很心痛。此时的宋思明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无边的市长秘书,而只是一个真情流露的真男人,在宋思明的生活中,别人都是他手中的棋子,而在海藻这里,他似乎成了海藻情绪的风向标。宋思明最后死在去看海藻的路上,他生命中最后的一句话是:“海藻,我爱你。”
而海藻是千万个女大学生中的一个。她没有过高的追求,对物质生活也没有过高的欲望,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和心爱的人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恐怕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的生活轨迹会走向她曾经不齿的方向。在整个过程中,海藻是最无辜的一个,也是最不幸的一个。她是那样的纯真,是那样的善良。为了姐姐的房子,她不禁付出金钱的代价,而且也付出了身体的代价。在和宋思明起初的交往中,海藻是抵制的,曾努力的抗争过。但宋思明的成熟、干练、博学渐渐地浮获了海藻的心,再加上宋思明物质上大手笔的给予,这也给了海藻一定的安全感。别怪海藻太浮浅,实在是生活太残酷。但我宁愿相信,海藻从对宋思明起初的抵制到最后的心甘情愿,并不完全是物质上的原因,更大因素上还是宋思明作为一个男人的魅力。女人是玻璃,是脆弱易碎的,任何一个外表坚强的女人,其内心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而这个支撑应该象大山一样坚实厚重,应该象大地一样广阔温暖湿润。和宋思明相比,小贝只是一个由散土堆起来的山丘,而宋思明却是一座厚重的山。小贝的呵护只能使海藻产生瞬间的感动,而宋思明的呵护却能使海藻产生深深的眷恋。宋思明的博学、知性、霸气都是小贝所缺乏的,也正是这些让海藻一步步地喜欢并依恋上了宋思明。女人是不喜欢轻飘飘的浮在半空的,浮在半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让人不踏实,而只有身边有一个自己仰慕的男人才能让自己如小草依附大地般安稳踏实。
宋思明是狼,海藻是羊,他们演绎着狼爱上羊的故事。狼爱上羊,并不荒唐。也正是因为狼爱上羊,也才让我们看到残暴的狼性中也有至纯至真······
·海南“狂热”目击记 10/01/24
·世邦魏理仕: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 10/01/14
·罗康瑞:飞越新天地 10/01/13
·年度论坛对话(一)“模式革命:做大与做小的选择” 10/01/07
·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2009年度论坛现场直播(下) 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