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_2009年度论坛 - 不确定经济走势下的房地产
一季度是中国央行的坎儿

  央行的当务之急是要联手银监会,严格控制商业银行一季度的信贷规模,使投放节奏和结构更加均衡。

  中国央行发布的2009年12月份金融数据似乎有些波澜不惊,今日该消息在中国各大财经网站已经难觅踪影。但是12月金融数据还是暗藏玄机。从12月新增贷款的超预期、M1和M2增速回落但“剪刀差”依然存在以及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来看,一季度,中国将可能面临国内信贷和外汇占款均暴增的内外流动性双重夹击。再加上雪灾和春节导致的物价上行趋势,中国央行可能要好好琢磨一下,在不影响实体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通货膨胀风险。

  从新增贷款数据来看,去年10月和11月份新增贷款数据都低于市场预期,12月份3798亿元的贷款水平,虽然低于2008年12月份7718亿元的水平,但却超过了市场预期的3000-3500亿元。由于中国这轮信贷暴增正是从2008年12月开始,因此单纯看同比数据并不完全客观。事实上,2009年12月份的贷款数据不仅超出了市场预期,也超出了2002-2008年2679亿元的平均水平。

  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监管部门三令五申控制贷款规模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仍然取得这一“佳绩”。这意味着,在压抑了数月之后,其放贷意愿再次蠢蠢欲动,在12月份初露峥嵘,在今年一季度必将迎来大爆发。实际上,历年第一季度都是商业银行放贷的高峰期,一般来说一季度占全年贷款的比重在35%左右,而2009年这一比重在48%左右。如果2010年商业银行仍然选择2009年的放贷节奏,今年一季度或许还会达到月均一万亿元左右的放贷规模。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2009年12月末,M1和M2余额同比增速均较11月回落了2个百分点左右,其中M1同比增速为32.35%,M2同比增速为27.68%。虽然货币供应量有所回落,但M1和M2的剪刀差基本维持不变,最主要的原因是资金活期化趋势仍在继续。这也为一季度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埋下了伏笔。

  2009年12月份金融数据最引人注目的其实是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增加1266亿美元,较第三季度有所下降,其中12月份新增外汇储备仅为104亿美元,创下了2009年前两个月新增外汇储备负增长以来的新低,而且这一数据也低于12月份贸易顺差和FDI之和305亿美元,这似乎是比较出人意料的情况。因为自2009年9月份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的背景下,热钱可能开始布局中国,而且月度新增外汇储备也在600亿美元的水平上,12月份如此低的新增外汇储备数据比较蹊跷。

  一种猜测是热钱开始部分流出中国,这可能与11月底以来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导致国际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等发达市场有关。但是,从外汇占款的数据来看,12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了2910亿元,仅次于2009年9月份的4068亿元,是2009年度第二高位。一般说来,相比受到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影响较大的外汇储备数据而言,外汇占款更能反映热钱流入的情况。根据中金公司的最新报告,12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格下跌和因欧元贬值产生的损失共计约689亿美元,如果加上12月份外汇储备增加额104亿美元,即12月份中国的实际外汇流入可能为793亿美元。其中不能解释的部分约为487亿美元,这意味着热钱进入中国的步伐似乎并没有减缓。而且,由于基数较低的原因,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会保持在高位,一季度热钱流入或许还会继续加速。

  目前看来,对于中国央行来说一季度将是一道坎儿,其将面临国内银行的贷款激增、出口复苏和热钱流入带来的外汇占款激增和资金活期化的趋势。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越来越大,至少通货膨胀预期会越来越强烈。

  中国央行的当务之急是要联手银监会,严格控制商业银行一季度的信贷规模,使投放节奏和结构更加均衡,比如可以选择收紧地方新开工项目贷款和二套房贷。此外,要尽可能回收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比如,可以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敲山震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季度中国的CPI可能会有所上升,但中国央行还不必选择加息,而是要密切关注出口的情况。虽然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高达9.59万亿,但由于出口依然保持低位,去年同比下降了16%左右。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这些新增贷款并没有带来直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果2010年出口继续保持复苏,除了直接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外,还会间接带动国内消费和投资增加,进而使总需求扩张,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风险加速。总之,只有出口复苏的态势稳固了,通货膨胀才会变成现实,央行才可以选择加息。

相关文章

·央行:09年上海个人房贷新增995.8亿 10/01/19

·银监会澄清:未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计划 10/01/18

·中国人寿升位第一大股东 远洋09年揽金140亿 10/01/18

·房地产调控衔枚急进 10/01/18

·何清涟“现代化陷阱”:中国经济的非理性“繁荣” 10/01/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