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_2009年度论坛 - 不确定经济走势下的房地产
站在媒体和政治之颠的人

  2008年秋天,福克斯新闻网(Fox News)的首席执行官罗杰·艾尔斯(Roger Ailes)去见他的老板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表达了2点不满:他听说默多克正考虑让《纽约邮报》支持巴拉克·奥巴马。同时,他在《名利场》杂志上读到的一篇书摘暗示,右倾的福克斯新闻网有时令默多克很难堪。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艾尔斯当时威胁默多克要辞职走人。不久,默多克就奖赏了他一份更为丰厚的新合同——艾尔斯去年获得的薪酬、红利和其他报酬共计2300万美元,比默多克挣得都多。此外,《纽约邮报》也表态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

  去年12月末,在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位于曼哈顿中心区的总部办公室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艾尔斯承认,他当初不赞成支持奥巴马。“我认为,奥巴马缺乏经验,但我并没有向鲁珀特·默多克说过应该支持谁之类的话,”他说。《名利场》杂志那篇文章的确让他气愤填膺,但他“并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也没有威胁过要退出。艾尔斯声称,他没必要这么做。

  “如果你一直在赚钱,并且连续5年完成了你的目标,你不必提签新合同的要求,”他说。

  无疑,艾尔斯正在赚取真金白银。就在各大有线电视网疲于应对新闻节目收视率和利润额不断缩水之际,艾尔斯已经把福克斯新闻网打造成新闻集团的利润引擎。据说,福克斯新闻网的收益比CNN、MSNBC,以及NBC、ABC和CBS的晚间新闻节目合在一起的收益都要多。据分析师预估,福克斯新闻网今年的运营利润有望达到7亿美元,艾尔斯对此并无异议。

  “福克斯效应”

  巨大的成功让曾经担任共和党政治战略家的艾尔斯,站在了美国三大权力走廊(即商业、媒体和政治)的巅峰。除成为新闻集团去年薪酬最丰厚的员工之外,艾尔斯还是过去10年来最成功的新闻主管,他的电视新闻网对业已断裂的保守主义运动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2008年10月,奥巴马在接受《纽约时报杂志》采访时说,“福克斯效应”(Fox effect)让他在选举中损失了2到3个百分点。自总统大选以来,艾尔斯和他麾下的保守派新闻主播,比如格伦贝克(Glenn Beck)、比尔·赖利(Bill O’Reilly)和肖恩·汉尼提(Sean Hannity)等,一直在迎合大众奔涌的不满情绪。这种做法有时将他们置于共和党当权派的对立面——比如在纽约州北部第23国会选区最近进行的议员选举中,福克斯新闻网支持一位独立候选人,共和党候选人最终退出竞选行列。

  “如果你认真考虑一下这个现象,你就会发现这与大报过去提供的背书并无二致,”一直担任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政治顾问的大卫·格根(David Gergen)在CNN上这样说道。

  “无论你是否欣赏他正在做的事情,罗杰·艾尔斯都堪称他这一代人当中最富创造力的天才之一。他创建了一个能够驱动谈话,有时甚至能带动政治进程的传媒帝国,”他说。

  默多克在通过一位发言人传达的声明中说:“福克斯新闻网以及它正在取得的成就令我感到非常骄傲,我很感谢罗杰和他的团队为新闻集团创造了一个如此了不起的资产。”

  艾尔斯制作新闻节目的方式,不仅让他成了民主党的眼中钉,而且也冒犯了他的老板家中带有自由派倾向的成员。

  2004年,默多克长子拉克兰·默多克(Lachlan Murdoch)之所以决定离开公司,正是出于艾尔斯的缘故(对于其中的是非曲直,媒体已经进行了详尽报道);拉克兰认为,艾尔斯正在侵蚀他在公司的领地。默多克的另外2个子女——在伦敦担任电视制作人的伊丽莎白,以及默多克家族中唯一一位在公司任职的继承人詹姆斯——均是民主党推行议题的支持者,在去年总统大选期间,他们经常向父亲抱怨福克斯新闻网对奥巴马的报道方式。

  这些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罗杰·艾尔斯持续蔑视新闻集团、它的创始人和世界上每一位传媒人士渴望的新闻准则的无耻行径,令我感到耻辱和恶心,家族中有此感受的绝非我一个,”伊丽莎白的丈夫马修·弗洛伊德(Matthew Freud)这样说道。《公共关系周刊》(PR Week)认为,他是伦敦最有影响力的公关主管。

  在采访中,艾尔斯表示,默多克和新闻集团一直坚定支持福克斯新闻网,以及它的新闻报道方式。

  “上帝、国家、家庭”

  艾尔斯出生于俄亥俄州沃伦市,他的父亲是派克电气系统公司(Packard Electric)的车间领班。艾尔斯用3个字描述他的成长经历:“上帝、国家、家庭”,并表示说,这一信条也是福克斯新闻网成功的奥秘所在。

  “我是根据我的人生经历创建福克斯新闻网的,”现年69岁的艾尔斯说。“我的首要资历是,我没有上过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这个城市中没有一个我想参加的聚会。”

  艾尔斯在俄亥俄州大学主修广播电视专业,曾经在谈话节目The Mike Douglas Show工作过。1968年,27岁的艾尔斯在这个节目中见到了当时的总统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

  根据斯科特·柯林斯(Scott Collins)撰写的《疯狂的福克斯》(Crazy Like a Fox)一书的记载,艾尔斯当时对尼克松说,“这台摄像机可不太喜欢你。”

  “为了当选而不得不使用这种骗人的玩意,真是耻辱,”尼克松说。

  “电视不是骗人的玩意,如果你认为它是的话,你将再次品尝失败的滋味,”艾尔斯说。几天后,尼克松竞选阵营将他招致麾下。

  1969年,在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漫步月球的那天晚上,艾尔斯在椭圆形办公室中为总统调试办公桌上的电视屏幕。次年,在遭遇到麻烦的阿波罗13号太空船(Apollo 13)尝试重返地球前夕,被派往夏威夷的艾尔斯在着陆地邻近的飞机库中为2起事件作准备:葬礼和欢迎回家仪式。阿波罗13号最终安全着陆。

  乔·麦金尼斯(Joe McGinniss)曾经在他写于1969年的著作《推销总统1968》(The Selling of the President 1968)中谈论过艾尔斯,并且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他好斗的性格从未因成功而削弱,”麦金尼斯说。“艾尔斯始终恪守着他心目中的美国内陆价值观,他不信任居住在东西海岸的人。”

  在作了一段时间政治家和企业高管的沟通顾问之后,艾尔斯开始于90年代早期出任NBC财经频道CNBC的运营主管。

  “他很善于把电视节目做得简单易懂,”NBC当时的老板鲍勃·赖特(Bob Wright)说。“因为艾尔斯有亲身参与政治活动的经历,他可以先拟定某种诉求,然后将其发布出去,迅速检验它是否有效。”

  当艾尔斯于1996年创办福克斯新闻网时,许多人不相信它能够成为CNN的对手,更遑论如今享有的收视率和利润了。就在2002年的时候,这家新闻网也几乎没有什么盈利可言,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 & Company)分析师迈克尔·内桑森(Michael Nathanson)表示说。今天,不断上涨的有线电视收视费让福克斯新闻网获得巨额利润,这或许使它“成为了新闻集团最重要的资产,”他说。

  “我创立这家公司,就是为了获得10亿美元的利润,”艾尔斯说。“这是公司成立第一天的目标,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

  《尼克松领地》(Nixonland)一书的作者里克·波尔斯坦(Rick Perlstein)认为,艾尔斯做电视新闻的方式跟他的政治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同理查德·尼克松以及他的副手斯皮罗·阿格纽(Spiro Agnew)一样,福克斯新闻网从未将自己视为一位攻击者,”他说。“他们总是在防御,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总处于被他人攻击的境地,这种姿态对于那些具有相同个性的人群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通过带动这种思维方式,加上电台谈话节目一刻也不消停、劲头十足的攻击性言论,他找到了他的观众群。”

  艾尔斯的政治兴趣并非都是全国性的。2002年,非常钟爱美国历史的艾尔斯在曼哈顿北部大约60英里之外,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普特南县购买了一处周末居住的房产。自那以后,他就对当地事务产生了浓厚兴趣。2008年,他购买了两家当地的报社,并安排他的太太伊丽莎白担任这两家报社的发行人。艾尔斯也有一个小儿子。

  在那里,他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到政治事务之中。他极其关注区域划分问题。

  10月26日,在他的一家报社赞助的一个市政厅论坛上,他跟正在竞选市政主管的民主党议员理查德·谢伊(Richard Shea)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交流。“我转过身,发现他正坐在那里,”后来赢得选举的谢伊说。“他开始谈论起区域划分问题,他说,‘在这个问题上,你有什么不想让我知道的?’他说,‘我是这家报社的老板。’”

  “我的感觉是,这家伙正在威胁我,”谢伊说。

  艾尔斯表示,他只不过是想要谢伊的电话号码,抱怨一下城中的“环境狂热分子”。“我是一位生态环境保护者,”他说。“我尝试着把瓶子放到恰当的桶中。”

  惊魂911

  尽管他在新闻集团内部极具影响力,但在福克斯新闻网写字楼之外,艾尔斯依然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很长时间以来,国家安全一直是福克斯新闻网特别关注的领域。在采访中,记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911事件对艾尔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起恐怖事件让他确信,他和他的新闻网可能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

  在911事件当天,艾尔斯问他的首席工程师维持新闻节目最低需要多少人手。答案是:42人。“算我一个,”他说。“我一只腿有问题,有点超重,所以我跑不快,但我能战斗。”

  “几英里之外,死了3000人。我明白,任何一个传播机构都有可能是下一个目标。”

  现在,每当艾尔斯外出时,总有一众由公司提供的安保人员不离其左右。而且在艾尔斯上下班时,总有一个由两辆SUV组成的小型车队保驾护航。一台安装在办公桌上的摄影机实时显示他在办公室外的行踪。此外,艾尔斯还有拉下窗帘办公的习惯。

  艾尔斯说,这些年来他经常收到各种威胁,但911恐怖袭击后发生在他新泽西家中的一起事故,加剧了他对家人安全的忧虑。他的家中闯入一位不速之客,但警方并没有抓到嫌疑人。在普特南县,他购买了他家周围的几处房产。屋外的一个标记上画了一把枪的图像,以提示造访者这座房屋处于录像监控之下。

  911事件后,艾尔斯向布什总统寄送了一份备忘录,敦促他采取强硬行动。尽管福克斯新闻网对许多共和党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对于共和党政客来说,福克斯新闻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传话筒——他基本上不愿意让外界觉得这家新闻网与共和党有任何关系。艾尔斯对政治的影响,是间接性的,主要通过他选择的人才和他设置的基调来表达。

  在某种意义上,与政党官员交换情报,对艾尔斯来说或许是一种退步。“他理解新闻媒体、政治、美国人民以及当今时代的任何一个人,”众议院前议长纽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说。

  甚至艾尔斯的政治对手也理解他用福克斯新闻网构筑的影响力。

  “倘若他是个民主党人,我估摸着现在应该有67位民主党参议员吧,”克林顿总统前助理,经常在CNN充当访谈嘉宾的政治顾问詹姆斯·卡维尔(James Carville)这样说道。“就新闻、有线电视和政治而言,其他人跟他不在一个级别。”

相关文章

·蒙塔泽里:人生与国家命运的交叉点 10/01/12

·“二次房改”议案将提交今年全国人大会议 10/01/12

·银监会打击银行向信托公司出售贷款 10/01/12

·房地产真理为什么老掌握在任志强手心里? 10/01/12

·广州今年推地将超4平方公里 10/01/1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