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_2009年度论坛 - 不确定经济走势下的房地产
“出海”会成时尚吗?

  “出海”,就是逃离上海的意思。现在有了这个说法,但还没有蔚然成风。

  十多年前,50多个复旦新闻系的学生中了邪一样希望留在上海,或去北京,最多再算上深圳。当时《宁波日报》希望要5名毕业生,竟没人愿意去。十多年后的今天,作为其中中邪的一份子,我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当然,不是后悔不去《宁波日报》,而是假若在宁波生活(当然,是在知道北京上海的生活是怎么回事之后),尤其是对于我这样靠手机和网络就能工作的人来说,生活质量也许比北京、上海还要高,因为城市小,路上不用花那么多时间,房价也没有北京、上海那么高,可以住得大一点。当然,如果嫌浙江的房子贵,还可以再往内地迁徏,合肥、长沙、成都……

  对于心比天高的大学毕业生,这样的想法肯定算是苛且偷生,难道读大学为的就是买个房子住下来找个工作结婚吗?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为的就是这个。对于这部分人,住在北京、上海与住在成都、合肥其实差别并不大。如果你还留恋北京上海优质的教育与医疗资源,你会发现这将和在北京上海谋得三尺安身立命之地一样困难重重。去内蒙鄂尔多斯采访的同事回来说,飞机上全是把孩子送到北京或上海读书的新富。在拼命把北京、上海建设成国际大都市的同时,北京上海人一边倍感体面,一边会失落地发现,自己城市的各种资源正在被全世界的有钱人哄抬价格。

  我一直觉得,哪怕对于在北京和上海生活的有房有车的富人来说——在北京和上海有房的人都至少身家百万,北京上海都还是发展事业的地方,而不是健康生活的地方。一般他们都没有时间在家里做饭,甚至在家里吃饭,周末公园人头攒动,想找块坐下来的草地都没有。与其在上海慨叹“上海居,大不易”,还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位深圳的小企业主说,他的一个员工,不到30岁的离异女子,只要卖掉她那套两室两厅的房子,就可以到内地当小老板了。

  北京、上海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发展事业的机会,因为这里聚集了最精英的人才,最活跃的思维以及充足的寻找利益的资本。如果你有事业的梦想,你一定要来这里,因为在成都在宁波,你想成为一名戏剧家或金融家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虽然刘永好家族的生意在那里照样可以风生水起。如果你来到北京上海,目标仅仅是“我一定要在这里买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就像《蜗居》中的姐姐那样,我真的很怀疑为了争这口气,之后的付出到底值不值。

  最近我去过合肥,发现那里的职场氛围很像90年代初或80年代末的上海,体制内的氛围很浓。“体制内”意味着,它的入门门槛的构成中,人脉关系可能比能力更重要。在当地人看来,去徽商银行工作,比去东亚银行工作还实惠。但随着外资企业的快速涌入,“出海”的人,也许能在那里活得更滋润。

  有位在美资企业做销售经理的人最近辞了职,原因是和他的顶头上司不和。他的上司是个美国的小镇女子,因为在纽约工作了几年,被这个美国乡镇企业奉为改革家,一到任先整顿队伍,嫌中国销售经理不够有魄力。最先觉悟的“出海”的一批人,应该也有她的待遇吧。等到“出海”成为主流,大概就像香港人台湾人再到上海职场来淘金一样,没有任何优势了。

相关文章

·珠海宾馆改造 万科商业地产“第一枪” 09/12/30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09/12/29

·“拔苗助长”的中国高速铁路 09/12/29

·书评《周作人传》:事实,只报告事实 09/12/29

·重庆大打黑:辩护律师赵长青抗辩之魅 09/12/2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