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他去欧洲旅游的时候,特别喜欢那些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酒店,他说住在这种老酒店里的旅行就像能穿梭时空,于是3年前,当他回到中国的时候,执意选择那些在历史书上才有的酒店名字(我想几乎在酒店黄页上找不到):汇中饭店、德明饭店、裕中饭店……结果他不仅没有穿越时空旅行,连最基本的现代生活也丢掉了。
老上海的汇中饭店,由英商香港上海旅馆股份有限公司於清光绪32年(西元1906年)投资兴建,为仿文艺复兴式建筑,严格对称,建筑装饰较多采用巴洛克样式,屋顶原有花园,东西两端各有一座很大的巴洛克风格的凉亭,民国3年大火将屋顶装饰烧毁遂改为平台。当时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电梯设施也是上海最早使用。辛亥革命成功後,上海各界人士就是假座这里,欢迎孙中山先生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的。
不过最近,这些上个世纪的酒店经过国际酒店集团的重新包装,已经重出江湖,曾经像招待所一样的设施都在外国设计师的描绘以及投资者的巨额款项之下,成为酒店业最先进设施的代表,而且其中不乏回味悠长的历史韵味。
据说,上海衡山集团的某位老总某次在香港朗廷酒店的唐阁用完餐休息的时候——他也许抽着雪茄,也许品着红酒,总之他被酒店当时曼妙的氛围所打动——说了一句“我们应该做一个像这样的酒店。”由此促成了上海扬子酒店和朗廷品牌的合作。而上海扬子朗廷酒店的总经理韩德勋(Stefan Heintze)还在衡山集团与朗廷品牌合作之初,就经常去扬子酒店走走。这个德国人早就听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经是上海滩明星与名流汇集的高档场所,不过当他第一眼看到扬子酒店时,却发现它是一家有些“困意”的三星级酒店。当时的扬子酒店是地处上海闹市,专门接待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旅游团队,虽然设施有些陈旧,但经营状况还是很不错的。
之后的1年半时间,韩德勋往返上海四次,和设计公司讨论改造的问题。全球的遗产酒店改造都有一条默认的规定,那就是不能破坏建筑外观;而上海扬子朗廷酒店在内部设计时还要保留酒店的老上海风情。已经在酒店工作了30多年的胡女士说:“设计者不仅从历史博物馆查考了大量资料,还请早年参股人的儿子,现已90多岁的老先生回忆当年风貌,力求最真实地还原20世纪30年代的原貌。”作为为数不多的留在酒店工作的老员工,胡女士对酒店的历史了如指掌。而已经于今年5月开业的上海扬子朗廷酒店最终成为上海的都市绿洲,不到100间的客房规模也让它保留着装饰艺术的精品气质。
“明年上海将会有更多遗产酒店现身,”一位酒店业资深人士说,“与北美费尔蒙酒店品牌合作的上海和平饭店将在第一季度揭开其华贵面纱,而希尔顿酒店集团旗下最高品牌华尔道夫在外滩的项目也将显露真容。”中国老酒店需要与国际酒店品牌合作,通过重装设计与现代管理让其再现传奇的下榻体验。
这样,我的朋友就可以回中国“神游”了。
·外滩的第一幢新建筑 09/12/01
·华远地产大股东质押3.5亿限售流通股 09/12/01
·苏宁上海被退地王再出江湖 估价缩水逾十亿 09/11/30
·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地块12月中旬出让 09/11/30
·华远股东大会通过9.5亿定向增发方案 0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