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钓鱼执法”道歉是丢卒保车的权术策略

  轰动全国的上海浦东“钓鱼执法”事件有了最新进展。上海市政府昨日召开的常务会议透露,浦东新区将终结孙中界“钓鱼”式执法案并向公众公开道歉。上海将开展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大检查,杜绝不正当不规范的行政执法行为。

  浦东新区区政府总算道歉了。不过,舆论对此不似乎并不满足,纷纷觉得恶劣的“钓鱼执法”事件不能区区一句道歉了事。那要怎样呢?浏览网络跟帖和评论者的发言,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要对浦东新区前两年用“钓鱼”手段敛得的两千多万元罚款有个交代......

  民众的愿望总是善良的,但放回现实,将发现这是多么的一厢情愿。要知道,浦东新区区政府这声道歉还是迫于上级政府的压力作出的。就在前几天,他们还振振有词称该区交通执法大队适用法律正确,采用手段并无不妥,不存在“钓鱼执法”。

  从“自认清白”到“公开道歉”,转变之快出乎公众意料,也足以说明这并非浦东新区发自内心之举,而是无奈所为。一个关联的新闻是,据报道,上海市委主要领导明确指出,要坚决取消不正当的执法方式,立即纠正“钓鱼执法”,“上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都作出了回应。”

  这其实是上海高层的指示与指令,而非民众的质疑和呼吁,迫使浦东新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不作出一些姿态,将无法平息事态。换句话说,能使他们认识到“钓鱼执法”的恶劣影响的,是更高权力,除此,舆论再群情涌动,他们都可以无动于衷,我行我素。而上海高层之所以介入“钓鱼执法”事件,是因为这段时间全国媒体的集中关注与批评,可能损害到他们在乎的上海形象。

  基于此,“钓鱼执法”事件的后续发展大致将遵循这样的运行逻辑:民众呼吁不能不有所呼应,并采取相应措施,不然难平息舆论怒火;但又不可能全然按民众要求,将“钓鱼执法”事件的台前幕后掀个底朝天,这不仅关乎有关方面的颜面,更关乎利益链。

  说到底,上海方面如果真的履行“民有所应,则必有所呼”的执政原则,违法乃至涉嫌犯罪的“钓鱼执法”根本就不该上演。而浦东新区交通执法大队频频使用“钓鱼”敛财,说是为了完成上级的罚款任务,上级为什么定罚款任务,为何默认或袒护“钓鱼执法”?追问下去,牵出的就不只是某个部门了。

  所以,不要对“钓鱼执法”事件的处理寄托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其中的利益纠葛有多大,有关部门的处理就会打多大的折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权力部门顽固的权力意志使然,它不可能因为舆论抨击或上级一个指示就自动放弃巨大的既得利益。

相关文章

·换来上海房价回落 陈良宇算不算大炸弹? 07/12/29

·2005年秋季房产市场 三种购房者心态趋现 05/10/10

·三种购房者理性心态趋现2005年秋季房产市场 05/10/09

·三种购房者理性心态趋现秋季房产市场 05/10/07

·处理骗购者 政府演绎的一出高明的避责游戏? 05/06/2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