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世界经济:虚假的上升

  这次的反弹是有欺骗性的。尤其是在中国和美国,最初引发危机的不平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促进反弹的财政政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能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了。

  随着世界各国努力地消解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有两股看起来似乎不可阻挡的力量正在往相反的方向推进,而目前我们还无法得知最终的结果。

  第一股力量是美国储蓄的增加。过去的20年中,美国储蓄增长率始终低于其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其贸易逆差不断增加,对此美国政府用不断加大国债发行力度的方法来解决。尤其是过去十年以来,被其国债刺激的美国国内消费狂热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但随着美国国债发行量的降低以及美国人开始减少消费以度过家庭财政危机,美国贸易逆差已经有所降低,大部分专家认为该趋势将会持续数年。

  但是在国际收支平衡中,某处发生的变动必定会引起另一处相应地变动。当经济学家们激烈争论到底是日益增加的亚洲储蓄与不断降低的美国储蓄之间谁是因谁是果时,没有人怀疑二者可能是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关系。

  当一国的政策促使其国内产量快速增长—就像过去十年在中国所发生的情况—而同时有意识的抑制消费增长时,必定会引起储蓄率的上升。十多年来中国不断上升的储蓄率恰恰对应了美国不断下降的储蓄率,就像中国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对应着美国前所未有的贸易逆差。

  因此如果美国未来的储蓄率上升且贸易逆差下降,我们是否也可推中国的储蓄率将降低,并且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将以与美国贸易逆差同样的速度下降呢?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但不会像上述所说的如此平稳顺畅。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以大幅增加贷款发放额度来应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新增贷款达到其GDP的1/4,同时各地方省市及中央政府的赤字也锐增。

  这看起来正像是凯恩斯会建议的政策,只不过他曾指出在产量过剩的情况下财政及货币扩张的目的就是促进净消费量的增加。在中国,财政及货币的扩张大部分在银行系统的引导下被用于投资,而这些投资最终导致中国产能的增长快于其国内消费的增长。

  结果怎样呢?美国贸易逆差的下降幅度要远高于中国贸易顺差的下降幅度。这意味着世界其它国家的可交易商品行业承受了全球贸易逆差下降幅度的大部分。这其中以中国在亚洲的各邻国为甚,但也包括德国等国家。

  把这些结果都归罪于中国的掠夺型行为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有很多人确实这样,但这种指责并不公平。他们忽略了中国经济转型,将其过去出口导向型经济转换为国内消费导向型经济,是多么的困难。所有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国家—19世纪早期的美国、20世纪7、80年代的巴西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都是在度过了一个漫长、困难重重及痛苦的过程后才成功的。

  中国正在尽最大努力提高消费率、降低储蓄率。中国在未来几年必须持续这种努力,因为美国贸易逆差降低,其它国家也无法填补其空位,因此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率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消费增长率限制的。但这个进程不会很快,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很快度过这个阶段。

  因此世界经济必须找到方法来应对由美国净消费的下降和中国净产出更为缓慢的下降带来的种种结果。一种方法就是美国通过大幅增加财政赤字来降低其储蓄率的增长速度,给中国更多时间来适应,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的,美国政府现在正在这样做。但大多数观察家都认为美国财政赤字的增加不足以扭转其消费的下降,而且即便真的可以,也是个错误。最初引发经济危机的不平衡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最终的解决方案只会是前所未有的糟糕。

  未来几年内世界各国必须应对这个艰难的转型期。最近全球经济的好转,特别是由投资导致的中国经济的反弹,使很多人都开始乐观,认为经济危机已经最终见底,而世界经济将开始复苏。但事实上这次的反弹是有欺骗性的。尤其是在中国和美国,最初引发危机的不平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促进反弹的财政政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能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了。在中美两国经济中存在的这两股相反的发展趋势得到解决之前,认为危机已经结束未免过于乐观了。

相关文章

·香港十万贫民的住房——笼居 09/09/07

·中国楼市的疯狂急涨 09/09/02

·地产商掀起上市掘金热 09/09/02

·人物档案:鸠山由纪夫 09/09/01

·合景泰富中报:负债攀升 新项目排队入市 09/09/0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