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策划的方案,险象环生的经历。在被塔利班绑架达7个月后,《纽约时报》记者戴维·罗德和阿富汗记者塔希尔·卢丁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美剧“越狱”。他们如何度过囚禁岁月?如何骗过看守翻过高墙?如何走出武装分子控制的边城?重获自由的罗德和卢丁向媒体讲述了逃离塔利班的故事。
戴维·罗德(中)在赫尔曼德区采访阿富汗居民新华/法新
绑匪曾威胁要杀死他们
米拉木·萨赫,是位于巴基斯坦北瓦吉里斯坦部落地区、与阿富汗交界的边境城市,因为阿富汗塔利班的渗透,这里被称为“巴阿交接的黑暗之城”。
自从去年11月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附近被绑架后,罗德、卢丁以及他们的阿富汗司机曼加勒被转移过好几个地方,最终被关在这里。
41岁的罗德是《纽约时报》的调查记者,有丰富的战地经验。卢丁34岁,是7个孩子的父亲,是《纽约时报》的阿富汗雇员。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绑架者是阿富汗的哈卡尼组织网络,与塔利班结盟,但相对独立。它与“基地”组织、伊斯兰圣教组织都有联系,是阿富汗最复杂最危险的武装势力之一,曾策划刺杀阿富汗总统等一些恐怖活动。日子在一天一天过去,但绑匪丝毫没有释放他们的意思。
卢丁说,绑匪曾威胁要杀死他们,深感“无助”的他,甚至想过自杀。精神上饱受折磨,获得自由也遥遥无期,这让罗德和卢丁深感不安,萌生了逃跑的念头。
“越狱”计划筹划数周
“这简直是自杀性任务。”卢丁如是评价他们的“越狱”计划。要想从塔利班控制下的地盘逃跑,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罗德和卢丁决定先进行“侦查”,设计可能的出逃路线。
卢丁说,他曾装病出去看医生,顺便熟悉了一下周边环境。还有一次,他假装喜欢板球,央求看守让他去看附近的板球比赛。
经过几周的筹划,他们在上周五晚上,开始实施计划。阿富汗司机曼加勒才22岁,他好像被塔利班吓坏了,没有参与“越狱”计划。
和看守打起“疲劳战”
罗德和卢丁首先和看守打起了“疲劳战”。
看守和他们住在一个房间里,卢丁故意提出来,要和看守比赛下棋。棋局一直持续到午夜,看守实在熬不住了,倒头睡去。
到凌晨一点的时候,罗德和卢丁等看守睡熟了,悄悄溜出房间。卢丁心中默念了几段古兰经,随罗德走出去。走到三楼后,卢丁爬上了一个墙头,向下一看发现围墙至少有6米高。不过他们早有准备。罗德几周前找到了一根很长的绳子,当时背着看守藏了起来。他们把绳子的一端绑在墙上,卢丁先沿着绳子顺墙而下,但在跳到地上时,不慎把右脚扭伤了。罗德随后跟着下来。
卢丁说,当天晚上楼里开着的一台老式空调助了他们“一臂之力”。那台空调发出很大动静,盖住了他们弄出的声响,没有惊动看守。
·城市,应该是多样的 09/06/23
·名利场:麦道夫的世界<二> 09/06/23
·数字图书馆:永远无法完工的圣殿 09/06/23
·欧莱雅:难以超越的竞争力 09/06/23
·美大牌记者逃离塔利班揭秘 0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