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斯人,吾谁与归?
自古英雄多磨难,范仲淹也不例外。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改嫁到一个朱姓有钱人家里。长大后,一次偶然经历让他发觉出:原来,叫了这么多年的爹,居然不是自己的亲爹。
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范仲淹离家出走了。这是他人生旅途中第一次折腾。
1028年,范仲淹经过大诗人晏殊的推荐,做了秘阁校理一职。这个职位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有点相当于皇帝的秘书,跟范仲淹的专业很对口。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位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知晓不少朝廷机密大事。干好了,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范仲淹的胆大很快就显露出来了。一般来说,刚刚进入官场的年轻人,极少会介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尤其是涉及皇帝的家族权力争斗。但是范仲淹不是这样。他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后,就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愤青姿势闯进去了。
范仲淹发现仁宗皇帝已经二十岁了,但朝中军政大事均是六十多岁的刘太后垂帘听政,而且,听说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率领百官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否则会损害君主尊严。他给刘太后写了一个帖子,批评了这一计划,认为应该由宰相,而不是皇帝来做这事情。
没过多久,范仲淹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再上了一个帖子,干脆请刘太后停止干政,将大权交还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