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红星 买房年代 2009五一黄金周特刊隆重推出
未雨绸缪

  流感侵袭,疫苗的研制成了关键的问题。

  两周的恐惧和沉寂之后,本周墨西哥城终于恢复了生气。为了遏制这场史无前例的复式H1N1病毒(结合了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的病毒),官员们下令停止了大多数经济活动。人们希望这次的流感大爆发现在已经抵达了顶峰。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多数人都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这种病毒在全世界范围传播的速度非常快。5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墨西哥有822例确诊病例,包括29人死亡。美国发现确诊403例,目前一人死亡。在其他22个国家也发现很多非致命病例。如果在美洲以外的其他地区发生了疫情的社区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将会把全球流感警报由五级提升到最高级别六级。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执行主任理查德·贝瑟说,“目前看来与季节性流感相比也不是太严重。”事实却不像他说的那样肯定。1918年暴发的流感起初也很温和,但是几个月之后开始变得致命,并且数百万人丧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提醒说:“流感可能还会回来……全球必须做好准备。”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研制疫苗。监管体系和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但是不能像疫苗那样遏制流感。这样的治疗措施要由为更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研制者来完成。然而,虽然生物科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这个产业仍然依赖于资本集中、灵活和老式的技术,如从数百万的鸡蛋中生产疫苗。

  渐变与突变

  流感疫苗产品已经发展到能够应付季节性流感的程度。季节性流感对大多数来说并不可怕,但是全球每年因流感而死亡的人数仍有50万。很难研制出对抗季节性流感很完美的疫苗,因为流感疫苗总是变异飞快。一般在同一时候都有好多种不同的流感病毒株在活跃,而且这些病毒株在不断变异。德克萨斯大学的阿兰·巴瑞特说,流感通过载体的传播就像是人们坐飞机或是鸟儿飞翔一样,意味着区域变异会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即使是这次流感在这个冬天的北半球平息下来,它只不过是转移到南半球而已(南半球现在正在进入冬季)。6个月后,流感又将回袭。季节性流感的变异较缓和,被称为渐变;当像H1N1这样的新型病毒株发生变异的时候,这就是突变了。

  为了帮助疫苗生产商制定计划,世界卫生组织每六个月发布指导方针,列出三种在即将到来的冬季可能对相关半球产生极大威胁的病毒株。这些公司准备好病毒株的基因混合物,将其放入鸡蛋中在无菌条件下培植。所产生的“三价疫苗”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为流感病毒株的可能袭击做好准备。

  成品有两种形式。大多数的流感疫苗都是灭活病毒,用来注射;欧洲的赛诺菲巴斯德和诺华是使用该技术的顶尖生产商。美国的MedImmune公司提出了用弱化活流感病毒制作鼻喷雾剂。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大量鸡蛋。

  如果暴发全球性大流感,要求制药公司生产H1N1流感疫苗的话,他们不太可能迅速做出回应。制药公司每年可生产出数十亿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研制大流感疫苗的细节还未知,但是很清楚的有点是,即使把所有生产力都转移到大流感疫苗上,仍然会有很大的缺口。世卫组织的福田敬二总结说:“目前疫苗的生产能力已经比前几年强很多了,但是仍然没有足够的生产力来迅速产出全球人口应对流感的疫苗。”

  转移生产也存在风险。若是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足,会导致很多未受保护的人们死于这种普通的流感。也不能保证,转移了生产,H1N1流感的第二波袭击一定会是致命的。所以作为预防措施来生产大流感疫苗或许是种资源浪费,结果严重。又或者这能挽救数百万人的性命。没人知道结果。

  主要的问题在于以鸡蛋为基础的生产不能给出迅速的反应。世卫组织和疾病控制中心只要花几周的时间就能够做出流感病毒的病毒株种,但专家称,生产商需要4-6个星期才能大量生产疫苗。

  更多创新的生产技术会有所帮助吗?有一种方法是将疫苗培植在细胞组织中而不是鸡蛋中,这种方法快速且容易培植,前景可观。另一种方法是添加辅佐物,就是添加能够提升疫苗功效的催化剂,减少所需活跃成分的数量。

  很多公司希望能够在2011年或2012年将这些技术推向市场,如果之后出现大流感暴发的话,其中的一些技术可以帮助解决疫苗短缺的问题。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主任安东尼·福奇说,美国政府已经给很多未生物危机和世界大流行病做准备的公司拨款。但是他指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研制出了通过安全测试的大流感疫苗。他说,“制药公司还没为关键时刻做好准备。”

  然而绝望的时刻或许会引发极端的措施。以细胞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已经用于很多其他疾病的疫苗生产中,所以将其用于流感疫苗的生产,或许很快能够得到认同。欧洲的监管人员比美国的同事更热衷于允许在流感疫苗中加入辅佐物。墨西哥官员在与生物科技公司的讨论中,支持更快地建立灵活的疫苗生产设备。本周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些新式方法称之为冒险的“信心大跳跃”。但是如果一场危机真的将侵袭世界,这个跳跃或许是一些人愿意作出的。

相关文章

·最后的“北川” 09/05/14

·广州楼市重回“万元房时代”,只是时间的问题 09/05/12

·地震采访和杭州飚车 09/05/12

·都江堰震后印象 09/05/12

·猪流感时期的爱情 09/05/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