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绿城中国与杭州葛洲坝实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葛洲坝)、杭州康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康居)联手,以34.9亿元取得杭州蓝色钱江地块。楼面价格(总地价/总规划建筑面积)高达11759元/平方米。此后,葛洲坝与杭州康居相继退出,九龙仓下属海港企业取得了蓝色钱江40%股权,与绿城中国联合开发该地块。
2007年6月,绿城中国又以12.6亿元取得上海新江湾城D1地块,楼面价格高达12509元/平方米,是这一地块挂牌起始价的2.5倍。
此时,正值上海房价飞速上涨之时。根据易居中国数据显示,2006年,上海新江湾地区新开盘项目均价尚在1万元/平方米以下,至2007年下半年,则涨至2万元/平方米以上。不过,自2008年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期,新江湾地区房价大跌,如今已滑落至1.5万元/平方米以下。这意味着绿城中国取得的新江湾项目根本没法开发,只能等待房价再度回涨,否则开发便会带来亏损。
绿城中国当初以12.6亿元取得该地块,两年后,不得不亏本出手,以12.3亿元转让给九龙仓。九龙仓则将杭州地王项目所占股权转让给绿城中国。
尽管绿城中国通过地王交换,退出了已成“烫手山芋”的上海项目。但是,其仍旧要独立开发杭州地王。
一位接近绿城中国的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九龙仓与绿城中国互换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杭州项目大股东,绿城中国已经无法拿出资金推动该项目的开发。
为此,绿城中国只有设定新的融资计划。
销售遇阻负债激增
不断融资,不断拿地,曾是绿城中国迅速扩张的主要模式。2006年,绿城中国在香港完成上市,融资3.5亿美元,此后不到半年,又发行了上述4亿美元高息债券。2007年5月,绿城中国再次发行23.1亿元人民币零息可换股债券,资金主要用于扩大土地储备。这笔可换股债券尽管要到2012年才到期,但至2010年5月,债券持有人亦可选择令其提前赎回。
与高息票据一样,可换股债券同样是绿城中国的定时炸弹。
据绿城中国年报显示,2006年7月,其上市之初,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800多万平方米;至2008年8月,土地储备增加至2627万平方米。
仅2007年一年,绿城中国即取得了21宗地块,花费了160亿元。其中,绿城中国拿出大约100亿元,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拿出大约60亿元。
通过迅速扩大土地储备,绿城中国在2007年销售达到150亿元,进入内地房地产前十名。但是,至2008年,房地产市场突然陷入低迷,绿城中国销售额大减。
据其半年报显示,至2008年6月31日,其物业销售结算金额仅为17.3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7%,销售面积则减少28.7%。
绿城中国在2008年底对外宣布,其全面预售金额约为150.1亿元,与上一年持平。不过,这远低于其设定的200亿元的目标。
今年头三个月,尽管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但是,绿城中国的销售却并不理想,其1月-2月销售额仅为9亿元。这主要是因为,绿城中国的主要产品是价格较高的高档公寓。而此轮地产“小阳春”中,热销的却是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房屋。主要靠投资拉动的高档住宅市场依旧低迷。
如今,绿城中国已一再推迟年报发布日期。今年初,公司已对年报净利润将出现大幅下滑提出预警。
尽管,绿城中国不久前曾宣布获得200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但这部分授信附有若干条件,仅局限于投资部分项目,不能用于还债。瑞银一份报告即认为,绿城中国当前的建设成本支出在80亿元到90亿元,加之另有上百亿元的待偿债款,很可能无法拿到足额授信,其资金已捉襟见肘。
·央行不对信贷进行规模控制 09/04/22
·金科年初至今回笼资金20.38亿 09/04/22
·中国人消费真的不足吗? 09/04/22
·中原地产:2009年3月住宅市场月报 09/04/22
·贾樟柯:悲怆的王国 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