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的市场和超负荷的扩张给绿城中国带来了不断激增的负债,与不同债主们订立的苛刻条款互相冲突,使其置身于巨大的违约风险之中。
绿城中国还在借钱,但老债主们已经在敲门了。
4月21日,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3900,下称绿城中国)发布公告,称其拟以八五折的价格,提前赎回一笔4亿美元的高息票据。
这次赎回行动,缘于几天前(4月15日)绿城中国计划实行的一笔19.83亿元的信托融资。尽管4亿美元的高息票据要到2013年才到期,但是,绿城中国刚刚订立的苛刻的信托条约,将使其违背多项2006年发行高息票据时的契约。在这种情况下,高息债券持有人可以要求绿城中国提前赎回债券。绿城中国则想讨价还价,在提前赎回票据的同时要求修改票据设立时的条款。不过,这家公司的资金状况是否足以应付目前的这场债务和法律危机,市场人士对此并不看好。
美国东部时间5月19日前,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这一报价。一位接近债券保荐商的投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以他的经验,债券持有人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恐怕不会接受以折扣价赎回债券。因为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绿城中国无法赎回债券,清算并以资产作抵押也许对债权人更为有利。
“如果绿城中国无法顺利解决高息债券违约的问题,它的信托融资计划也会受到影响。”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信托引发“连环债”
2006年11月,绿城中国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不久,即发行了一笔4亿美元的高级票据,年息为9%,债券至2013年到期。每隔半年,绿城中国都将为此支付一次高额利息。
和大多数高息债券一样,债券合约中,设立了多项苛刻的排他性条款,并对绿城中国此后出售资产等事宜做出了限制。不过,绿城中国刚刚订立的信托合约,则显得更加苛刻。
4月15日,绿城中国发布公告称,与工商银行达成一项信托融资计划,初始信托资本最高为19.83亿元人民币,其中工商银行将至少担负其中85%的资金金额。信托将于出售完成时向海企绿城及无锡绿城分别提供12.5亿元及4.37亿元贷款,海企绿城将此笔贷款支持蓝色钱江项目第一期发展建设费用,而无锡绿城则将这笔贷款用于无锡太湖新城项目第一期的发展支出所需。
该信托贷款年利率高达14%,并规定:若绿城中国各方发生重大不利事件,将以1元代价向信托人出售其抵押的杭州项目公司和无锡项目公司的所有剩余权益。
绿城中国若履行这一信托计划,则意味着将违背高息债券合约中,项目公司债务不得超过总负债15%等多项内容。
按照高息票据合约,在违约的情况下,高息债券承销机构及持有其债券总金额25%以上的债权人均可要求绿城中国提前赎回债券。在2009年11月8日前,绿城中国许诺的赎回价格为债券总金额的109%。如今,绿城中国只想以85%的价格回购。
绿城中国同时承认,2008年,由于其若干房地产项目延误完成,为解决建设资金、开发成本及营运资金需求,大量向银行借款,同时,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也通过抵押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借款融资。这些借款行为同样可能与当年公司发行高息票据时的承诺条款相违背。
低迷的市场和超负荷的扩张给绿城中国带来了不断激增的负债,也使其深陷巨大的法律风险之中。
地王危机
绿城中国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依然要冒险通过信托融资,主要是为其在杭州的地王项目——蓝色钱江筹措资金。19.83亿元信托融资计划中,有12.5亿元将投入到该项目。
在公告信托融资的同一天,绿城中国与其项目合作股东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004,下称九龙仓)进行了一次罕见的交易。
九龙仓以12.3亿元的代价收购绿城位于上海的新江湾城D1地块100%权益,同时将自己位于杭州的蓝色钱江地块项目40%权益作价13.8亿元转让给绿城中国。这两项交易须同时成交,而绿城中国将须向九龙仓支付两项交易的差价1.5亿元。
上海新江湾城D1地块和蓝色钱江地块都是绿城中国在2007年,土地泡沫最高涨的时期高价拍得的地王项目。
·央行不对信贷进行规模控制 09/04/22
·金科年初至今回笼资金20.38亿 09/04/22
·中国人消费真的不足吗? 09/04/22
·中原地产:2009年3月住宅市场月报 09/04/22
·贾樟柯:悲怆的王国 09/04/22